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以“20世纪20、30年代的世界”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搜集了以下史实,得出了相关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

19191月,巴黎和会召开,之后签署《凡尔赛和约》,严厉处置德国;5月,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

19208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1921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3月,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10月,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192910月,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1月,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上台。

1935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3月,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

1937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

结论

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孕育并激化,世界局势日趋紧张。


根据史实,对结论作出分析说明。
2022-07-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大统一,大发展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康乾盛世”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清代人口与土地变化

时间民国总数(公顷)全国人口统计(亿)
顺治十八年
康熙二十四年
雍正二年
乾隆三十一年
5492577
6078429
7236429
7807156
1.21.5
1
1.21.4
2

——据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

乙: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户部银库存银数(单位:万两)(部分年份)

年份库存年份库存年份库存
康熙六年249雍正一年2361乾隆一年3396
康熙十一年1810雍正二年3163乾隆二年3439
康熙十二年2136雍正五年5525乾隆三年3486
康熙五十三年4073雍正八年6218乾隆四十一年7466
康熙五十七年4432雍正九年5038乾隆四十二年8182

——据《中国大历史清(16441840)上》

材料二   如图为清乾隆二十四年徐扬所绘,反映了苏州商业的景象。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兴趣小组选取甲、乙两则史料的理由。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若对“康乾盛世”的程度作出评估,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史料?
2022-03-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玛丽·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得体面的住宅,在乡村中建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摘自小说《玛丽·巴顿》1855年

材料二   学习主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一玛丽·巴顿的遭遇如果作为史料可以研究的问题。从研究性学习角度谈谈你对这种史料价值的认识。
(2)材料二是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请你帮助丁组同学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标题应密切联系主题,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角度不少于3个,史实具体)
(3)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及影响角度对材料三中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行解释。
2024-05-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资料。据此可知,该研究主题应是(     
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阿图罗·吉拉尔德斯《贸易:马尼拉大帆船与全球化经济的黎明》
刘军《明清时期白银流入量分析》
刘景珍、傅利华《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A.世界联系的加强B.世界人口迁移加速
C.白银帝国的建立D.自由贸易体系构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何以崛起?

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   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17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城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组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1570-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

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燕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

——据【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

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

——据【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1)材料-、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3)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
6 . [历史的“变与不变”]

小楚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

——顾炎武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

材料◆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

——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微,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0-07更新 | 29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