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7 道试题
1 . 泛非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美洲黑人反对奴隶制斗争的产物;1900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提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一战后,又连续召开了5次泛非大会。由此可见泛非会议(     
A.导致了非洲的殖民秩序崩溃B.促进了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C.唤醒了非洲的民族自决意识D.维护了非洲地区文化统一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战后期,英国虽然缺少吃的,人们每天要排队购买食物,并且政府宣传要求“少吃一点面包”,但是英国没有发生德国那样的食物短缺危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英国(     
A.社会保障更为健全B.工业制造水平先进
C.海军实力占据优势D.战争计划制定周密
2024-03-09更新 | 39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商代王位世系图(部分)。“三公二父”是商王康丁的五位旁系先王,他们经常一起受祀,祖甲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受祀。这些做法表明当时(     

A.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
C.直系血缘纽带关系强化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2024-03-09更新 | 76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朝时期,荆楚人民“寒食节”吃“麦粥”、“六月伏日,作汤饼”,湘州人民“亟乘轻船,载米粟及笼鸡鸭”支援陈军。此外,陈朝也曾明确要求“租田米粟、夏调绵绢丝布麦”。由这些现象可以推知南方(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稻麦轮作制度相当普及
C.农副业多种经营日盛D.农业生产呈区域化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4年国庆节,中国邀请法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英国文艺、科学界代表团、日本学术文化访华团、日本工人代表团、意大利妇女代表团等民间团体,及文化、科学领域的国际著名人士等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中国此举(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C.有利于拓展外交活动的舞台D.推动了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晚清政府颁布的奖励及实业教育章程一览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奖励章程法规名称

颁布时间

实业教育法规名称

颁布时间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1898.7.13

奏定实业学堂通则

1903

奖励公司章程

1903

奏定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1903

改订奖励公司章程

1906.10.7

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1903

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

1907.8.31

奏定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

1903

奖给章牌章程

1907.9.20

奏定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

1903

奖励棉业章程

1910.1

奏定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

1903

奏定艺徒学堂章程

1903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

以“觉醒与沉沦”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评述清政府的上述举措。(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07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济宁士绅

材料一   据《(康熙)济宁州志》里的相关记载,洪武三十余年间(1368-1398年)济宁本州只出过1位进士(这与科举举措反复以至于中断12年之久有关)。在明初的近一个世纪(1368-1464)里,济宁也仅仅出了12位进士。但是,从1545年到明亡的1644年,则出现了53位进士,几乎每3年一轮的科考就产生1名进士。终明一朝,共计产生243名举人,其中65人后来考中进士。他们的户籍都在济宁本州,即便是来自毗近的城镇或乡村,他们或者在济宁城里的官学肆业,或者参与城里的文化与社会活动,或者在城内、城郊拥有房产和生意。总的来说,济宁科举功名者的比率在明清时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居于翘楚地位。

材料二   明代最具全国性影响的济宁士绅是靳学颜(1535年进士,官至侍郎)和于若瀛(1583年进士,官至巡抚)。他们科举功名、宦绩卓著,诗文美名远播。靳学颜在退休后还积极参与和领导与地方政府合办的赈济等地方公共事务,成为济宁士绅传统的奠基人。其弟学曾,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他去世后,受到隆庆皇帝特别下诏表彰。

明代后期,济宁涌现出更多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重要影响的官员、士绅及家族。其中,徐标成为后代士大夫的楷模。他出生在距济宁城只有9公里的工商名镇安居镇,幼年便以聪颖、懂事称誉乡里,并在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之后他在明季风雨飘摇的岁月中,树立了正直、勤廉、干练的形象。1644年,时任兵部侍郎的他在李自成占据山西、准备进攻京师的前夕殉难。

——以上材料均据孙竞昊《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

(1)简析明清时期济宁科举功名者比率较高的原因。
(2)以济宁为例,概括说明明代士绅发挥的社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集团对苏俄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但1922到1924年间,除美国外,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承认了苏联。其直接原因是(       
A.苏联国力不断增强B.欧洲各国需要和平
C.帝国主义实力削弱D.新经济政策的驱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的欧洲迎来了“科学革命的时代”,但被视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约翰·道尔顿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被视为近代物理学创始人的牛顿也热心于炼金术。这表明(       
A.近代学者缺乏理性追求B.封建迷信束缚科学发展进步
C.教会依然拥有强力影响D.任何时代都有特定精神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