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基于《易》(西周占卜相关论著)和《诗》(古代民间诗歌及贵族祭祀唱词)中对自然界和社会矛盾的描述和揭露,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这表明“和而不同”观念
A.植根于久远的传统B.蕴含朴素的唯物论
C.得到了普遍的认同D.未引起官方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2021-05-25更新 | 45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楚国申叔时认为教育太子要使用的教材,除了“春秋”“诗”“礼”“乐”外,还应包括“国语”。他主张“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这说明申叔时
A.注重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B.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C.致力于建立官僚政治体制D.强调重新建构礼乐制
2021-04-15更新 | 45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2004次组卷 | 9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题临安邸》中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北宋与辽对抗B.北宋与元对峙
C.南宋与元和议D.南宋与金对峙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概括指出李斯、董仲舒提出的不同建议,并说明其共同目的。
(2)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曾在他的长诗中写道:“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这首诗描写的是(  )
A.墨西哥的浮动园地B.印加的马丘比丘遗址
C.玛雅的波南帕克神庙D.大津巴布韦都城遗址
2021-03-16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

材料二   “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须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卷6,景帝第5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观点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简述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景之治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综观整个西汉,你怎么看待其“有为”和“无为”之间的转变?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1-10-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6

材料二   “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须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卷6,景帝第5


(1)材料一中观点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简述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景之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综观整个西汉,你怎么看待其“有为”和“无为”之间的转变?

材料三



图一 秦朝形势图 图二 西汉初期各封国形势图 图三 西汉中后期形势图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取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信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021-10-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弄则乱。一则安,异别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期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议,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上述材料,自战国到西汉,统治阶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