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1清廷谕令从次年起对科举考试内容作重大改革,各省要考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1902清廷计划逐步废止科举制度,取士名额逐年递减,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并制定学制
1904清廷宣布科举录取名额自丙午(1906年)起递减
1905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设立学部。从190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
19061906年停科举,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对原举贡生员尽量安排,同时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荣衔

——摘编自黄加文《论清末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教育改革。
2023-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青年》于1915年创刊后,其中多位作者对科学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解说,他们将科学分为了广狭二义,人文学科的学者倾向于通过对科学的性质进行侧写来定义,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定义中兼顾了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成果等元素。这些做法(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表达了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诉求D.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说,18世纪至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概念,引发哲学家对生命现象作出新的解说:生命是一种能量的延续和转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中吸收能量,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其他动物而获得能量。该学者意在说明(     
A.科技进步推动了哲学发展B.牛顿力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C.科学发展导致民众观念变化D.民众对生命价值认知的深入
2022-12-03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阐述;这期间,李达也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这表明当时(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转变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创造社会环境
C.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375年,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马里国王曼萨•穆萨一手拿着金权杖,一手拿着金块,地图上对其的解说为:这个黑人皇帝,因其国家黄金之富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显贵的皇帝。这表明当时
A.西非的文明发展程度高于欧洲B.欧洲人对非洲极力殖民
C.马里国家的名声远播至欧洲D.曼萨•穆萨仰慕欧洲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020-10-29更新 | 11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性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的经和传分离,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A.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C.儒学研究陷入零散与烦琐
D.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时代变革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同时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只有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极其特殊的原因,才能解释作家们的事业,以及这项事业的成功。伏尔泰精神久已问世,但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   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四   要充分体现国家软实力的精神力量的强大,则需要一流哲学家的智慧和一流思想家的引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

(1)董仲舒、朱熹是怎样“建造”新思想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本人只有在18世纪的法国才能真正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士大夫群体“先觉”“先行”的表现和社会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思想家是如何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产量的统计数据。对丙国1871年、1891年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欧美四国生铁、钢、煤产量的统计
欧美
四国
生铁产量/千吨钢产量/千吨煤产量/百万吨
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1871年1891年
86018978074013.25926.025
1665920369427729.514.09
15644641521235237.094.2
660074996003200127186
A.国内市场不统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国内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C.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D.新技术应用滞后导致发展速度下降
2024-03-2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