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后,德国工业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德国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发明创造。在世纪之交,德国已具备欧洲最先进科研水平。同时,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也推动了专利的发明。在1870-1914年间,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支出就增长了10倍,创办了许多大学和技术学院。这些学生在毕业后都走进了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和研发部门。与此同时,德国科学家们时刻关注着大西洋彼岸美国的发展,并注重学习创新美国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法。从1867-1914年,德国工业总量增长了8倍。在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

——摘编自杨鑫、徐继承《工业化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二   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苏联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和战争逼近的条件下独自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存活下来,必须尽快地建立自己足够强大的经济和国防,不然就会被吃掉。这种紧迫感,使得苏维埃政权必须把最高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里,通过高度集权的行政手段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摘编自范良河《浅议斯大林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1951年,新中国政府在旧中国工商税种的基础上建起以14种工商税收为主的税收制度。1959年,在国营企业试点税收与利润合并缴纳。到1973年为止,国营企业事实上只征收工商税。此时期,构建出的是一个新的财政类型,可称为“现代家财型财政”(下图)。

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1987年开始,政府与企业间广泛实行承包制,以企业相对固定的财政上缴(利、税),由此带来现代家财型财政的现实终结,国营企业领导人越来越多地学会像一个企业家那样去利用市场机会,其他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也获得了成长的缝隙和空间。在1994年集中进行的税制改革和2004年后逐渐开展的税制改革基础上,来源于大众财产或收入的规范性税收,真正成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经历如此种种变革后,税收型财政成型,中国成为税收国家。

——摘编自江国华、韩玉亭《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家财型财政制度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税制变革的特点。
2024-05-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70年代,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出版《瘟疫与人》,他认为瘟疫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以及决定因子。1348——1349 年,欧洲历史上最有毁灭性的瘟疫出现,后被称为黑死病,造成2500 万人死亡。天主教会传统的信条和仪式在瘟疫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许多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在非常的环境中拯救自己,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在躲避黑死病中写成的。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瘟疫的助阵。魏晋时期,瘟疫频仍。明末大疫,对国运日蹇的明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节日习俗,如端午节洒雄黄之酒、熏苍术之烟等行为,明显具有消毒、防疫的目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全球性霍乱流行,进一步促成近代公共卫生机制在欧洲建立,特别是在英国,直接推动城市下水道的建设。宣统年间,东北鼠疫大流行,为中国在防疫上展开国际间合作和推进近代卫生防疫制度建设提供契机。当然,更为直接和明显的,还是瘟疫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摘编自《瘟疫与人类文明进程的搏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麦克尼尔提出的瘟疫“是人类历史中的一项基本参数以及决定因子”这一观点的理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今人类社会在面对疫病暴发时的合理性举措。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日本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急需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以促进自身社会的发展。木宫泰彦先生说:日本古代人民的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因中国文化的输入而丰富起来。于是使一些向往中国文化的先进者,更加热切希望前往当时堪称东方文化渊源的中国,直接吸收优秀的文化。因此遣隋使出现了,并派遣留学生直接学习中国文化。到了唐朝,遣唐使接二连三地来华,人数最多的一次达五六百人。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中国文化能够在欧洲闻名,得益于传教士在中西方文明间的往来。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上半叶,传教士先后将《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小学》等译成西文,对中国儒学有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一时间,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纷纷拜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并在其中找寻他们所需要的精神源泉。之后的民主”“理性”“平等”“人权”“无神论等理念的提出都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姚婷婷《浅析儒家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宗教观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的日本借鉴中国文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中国文化的特点。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得出哪些认识?
2024-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5 . [乡里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社会结构较之前有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转变,其表现就是乡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国家权力快速向基层社会延伸。至秦汉大一统王朝确立,乡里基层组织构建更加完善,其职能几乎覆盖乡里社会各方面事务。“治天下必自治一国始,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在唐宋时期实现了由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之后,随即开始了由唐宋以前的乡官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向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自我谋求发展的蜕变,以期达到与职役制相辅相成的效果。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对土地和人口进行更有效更直接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基层的权力,对县、州、府级进行直接干预。职役制的推行是以选官上重财力标准的轮差制为表现形式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组织职权的缩小、基层行政人员威信和统治力下降的局面,这些缺漏需要士绅和宗族势力进行填充。

——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封建社会乡里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份

人物

言论

1839

林则徐

我中原数万里版图,百产丰盈,并不借资外夷……(封关绝市)各国生计从此休矣

1843

魏源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1878

李璠(湖广道御史)

泰西各国,谓商务之盛衰关乎国运,故君民同心,利之所在,全力赴之始而海滨……彼之侵人国也,既辟土而又生财,故大学士曾国藩谓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诚为确论

1898

康有为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乃理之相寻,视其所导而已。……夫今已入工业之世界矣,已为日新尚智之宇宙矣,而吾国尚以其农国守旧愚民之治与之竞,不亦颠乎?

1903

陈天华

革命之目的,排内也,非排外也。……今日内地之暴动,往往不免排外的性质……今日急务,在就自然的暴动,而加以改良使之进化……为秩序之革命

——摘编自何振东《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提取两个人物的言论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城市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它们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商业意义,其商业活动只能局限在“市”这个特定的区域中进行,作为居民生活区的“坊”与“市”是相分离的。到宋代,城市一般沿街开店,商人只要纳税,都可在城中任择地点开设店铺,同时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中,又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为了加强管理,政府或构筑新的城墙,把近郊之地围入城中,把郊区变成城区,或在城外设厢,将其视同城区一样来管理。在此同时,在交通干线或人口聚集的地方也出现了由草市发展而来的市镇,两宋时期大约有6000-7000个墟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材料二   唐朝政治保留着“贵族共和”的特点,宋朝则形成了“君主独裁”的制度。所谓“君主独裁”,从官制上来说,就是尽可能多地将国家机构置于君主的直接指挥之下,方方面面的国家运作,均由君主一个人来统辖。

——摘编自吴钩《新民说·宋仁宗:共治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指出变化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实现“君主独裁”的具体措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高祖以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时期,有“田租减半”之诏,景帝时(前155年)复“三十税一”制。东汉时,刘秀曾实行“什一之税”,不久又恢复“三十税一”旧制。汉初规定,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缴纳“口赋”20钱;15岁至56岁,不分男女,每人每年征112钱,谓之“一算”。据《三国志·魏志·武帝记》记载,曹魏“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摘编自王文东《浅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秦汉至明清各朝赋役制度屡有更改变化,考察时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①赋与役分和合及其程度;②赋与役各自所占的比重;③赋役征派的主要依据或标准;④赋役的课征形态。若从这四方面纵观我国封建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唐代废租庸调制而实行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

——摘编自林正根《隋唐至明清土地、赋役与农民起义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与曹魏赋税制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是“一个转折性变化,一个区分阶段性的标志”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和演变对当今社会税制变革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尼禄是罗马帝国第一位迫害基督教的皇帝,在其统治时期(公元54——68 年),基督教已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但与犹太教的矛盾贯穿其发展的始终。图拉真时期(公元98——117年)为维护帝国稳定,强调信仰基督教为死罪,不放弃信仰的人会被判处死罪。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公元306- -337 年),罗马国教分崩离析,帝国军队中有大量基督徒,本人并不排斥基督教信仰,在他的宫廷中有很多基督徒官员。后来,他还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这导致基督教在数年间为整个帝国提供了统一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张帅《罗马帝国皇帝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综述》

材料二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主要思想,是权力和信仰的源泉,它影响着西方国家的人权与民主、民族观、双重政治观和双重权力制度。许多杰出文学家根据《圣经》创作出了他们的杰作。例如,17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根据《创世纪》创作了著名的史诗《失乐园》。在西方,当人们出生时,必须去教堂接受洗礼,因为在洗礼之后,他们就成了神的儿子;在死了之后,他们的罪是可以被神赦免的,并得以上天堂。他们每个周末都去教堂听布道。

——摘编自孙平《试析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对基督教态度极其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皇帝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2023-02-13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