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州地区煤炭储藏量十分丰富,质地优良,其开采历史可以上溯到北宋神宗时期。1870年后,洋务运动由求强转向求富,徐州煤矿的近代化开采也于此时被提上日程。1881年秋,左宗棠任用胡思燮主持徐州煤炭开采。胡思燮聘请英籍煤矿工程师巴尔到徐州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资金,购买西方近代机器,使用新式工艺进行开采。1884年后,煤矿进行改革,撙节开支,土洋结合,整顿矿场,征集新股,徐州煤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摘编自余明侠《晚清时期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徐州煤矿残破不堪。由于煤炭销量欠佳,矿方拖欠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废除把头、民主改革和技术革新等一系列的运动,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投资,煤矿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艰苦奋斗,不仅使老矿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新矿井。

——摘编自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徐州煤矿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徐州煤矿渡过难关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3 . 唐初中央政府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但中唐以后,在藩镇管辖的地区,以草市为中心的地方性市场星罗棋布,藩镇势力与商人结合,富商大贾“挟资行天下,所至州镇为右客,富人因以自高。”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A.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表现B.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C.朝廷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D.市坊制度瓦解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6世纪中叶,一个环大西洋贸易体系出现了。其中带动一切运转的是新大陆种植园、贵重金属矿藏提供的巨大财富。控制这些财富流通的则是西北欧的商人们。他们很快发现这些财富可以用来满足地球另一端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从而抹平东西方贸易中的逆差。

材料二 18世纪末,一个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世界各贸易区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加深,同时相互间的分工也逐渐明确,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则加速了这一运动。如沃勒斯坦所描述的,欧洲正在成为一个中心区,但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中心还只能靠在其他贸易区之间进行中介贸易维持自己的运转。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环大西洋贸易体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正在形成的表现及原因。
2022-07-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从1120年到1142年,宋、金忙于战事,双方对建立榷场贸易的问题仅进行商讨。绍兴和议后的11425月,双方榷场贸易建立起来。宋金对峙时期,政府三令五申,不许民间过界买卖,但无法禁止,政府出面建榷场,顺应并承认民间经济交往。

——摘编自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南方各省商人赴东北贸易始于康熙中叶的海禁开放后。如康熙四十九年,上海县上字73号商船“装载各客布匹、瓷器,货值数万金,由海关输税前往辽东贸易”;华亭县华字90号商船领有“县照及江南海关部牌,揽装茶叶、布、碗等货”“前往关东贸易”。康熙后期大量南方海商前往辽东半岛,乾隆以降南方海船到辽东贸易的数量大大增加,位于渤海湾西岸的锦州开始成为闽广商人贸易的重要港口。东北向南方输出的主要是农副产品,从南方输入以棉布等手工业品为主。

——摘编自许檀《清代前中期东北的沿海贸易与营口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与金榷场贸易开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清代前期江南与东北贸易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与清代前期影响区域贸易发展的因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当政后,在革除弊政、推行新法的同时,也注意到当时的救灾问题。他认为宋政府“以不足之用,只不过是“因循苟且,速豫而无为,为此,他对“有名无实”的常平仓进行了改革。王安石将常平、广惠仓现有的1400万贯石储备兑换成青苗钱,收息二分,克服了过去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只要付息便可随时借贷。在中央,王安石扩大了常平仓最高管理机关司农寺的职权。在地方,常平仓管理步入正规化、专门化的轨道。基于常平仓储量小,不能满足广大下户要求,宋政府惠于常平仓鹰空本竭,无所赈发。改革后,政府可以比较自由地调动钱谷,发挥教货恤灾的作用。

——摘编自马玉臣、郭九灵《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举措与影响。
2023-08-3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白银进口量及来源(1550-1700年)(单位:吨)

日本菲律宾葡萄牙贩运到澳门合计
1550-1600年12805843802244
1600—1640年19687191482835
1641—1685年15861080l694
1685—1700年411370178
1500—1700年合计487515484286951

——摘编自谢丰斋《古代“丝路贸易”的延续》

材料二   巴西棉花、咖啡 、稻米等农产品和畜牧业的生产,金矿和金刚钻矿的开采,主要靠黑人奴隶来进行。随着种植场的扩大和出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畜奴的数量也随之扩大。1532年黑人奴隶开始被运到巴西,到十八世纪末叶,在巴西的黑人奴隶已比白人多百分之五十,有些地区黑人奴隶的人数甚至是白人的二十倍。在19世纪中叶,停止奴隶贩卖之前运入巴西的黑人奴隶已有一千五百万人之多。

——摘编自谢启晃《奴隶贸易与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中国白银进口相关的国际贸易路线,简析白银大量输入中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西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2023-07-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1年9月27日,北平学生发表《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向国联报告请求公判”,是“软弱无效,坐以待毙的政策”,主张工农兵学商“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告全国民众书》发表的背景是(       
A.日本制造“济南惨案”B.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C.“华北自治运动”进行D.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9 . [乡里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层社会结构较之前有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转变,其表现就是乡里基层组织的建立,国家权力快速向基层社会延伸。至秦汉大一统王朝确立,乡里基层组织构建更加完善,其职能几乎覆盖乡里社会各方面事务。“治天下必自治一国始,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在唐宋时期实现了由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变之后,随即开始了由唐宋以前的乡官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向元明清时期的民间自我谋求发展的蜕变,以期达到与职役制相辅相成的效果。而封建统治者为了对土地和人口进行更有效更直接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基层的权力,对县、州、府级进行直接干预。职役制的推行是以选官上重财力标准的轮差制为表现形式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基层行政组织职权的缩小、基层行政人员威信和统治力下降的局面,这些缺漏需要士绅和宗族势力进行填充。

——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封建社会乡里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认识,不仅有些学过旧法律的人,把它奉为神圣,强调它在解放区也能运用;甚至在较负责的政权干部中,也有人认为《六法全书》有些是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是镇压与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武器。正因为如此,所以蒋介石在元旦救死求和的哀鸣中,还要求保留伪宪法、伪法统,也就是要求保留国民党的《六法全书》继续有效,因此,《六法全书》绝不能是蒋管区与解放区均能适用的法律。

……

(五)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人民的司法工作应该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作依据。……目前,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同时,司法机关应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及新民主主义的政策、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的办法,来教育和改造司法干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1949年2月2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发布《指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指示》发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