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73 道试题
1 . 蔡和森在1920年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说:“我以为现世界不能行无政府主义,因在现世界显然有两个对抗的阶级存在,打倒有产阶级的迪克推多(英文,意为专政、独裁),非以无产阶级的迪克推多压不住反动,俄国就是个明证。”蔡和森意在强调(     
A.中国共产党应坚持阶级斗争B.消灭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重心
C.革命是国家出路的必然选择D.中国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2024-05-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78年,徐寿发表文章,论述了“通过实验证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纠正了欧洲150年前的伯努利定律。随后,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刊发了这篇来自中国的论文。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A.中西科学水平拉近B.洋务新政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西文化互动交流
2024-05-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唐政府在西域设立州学、县学、乡学,使用《诗经》《尚书》《论语》《礼记》等典籍为教材,伊州、西州、庭州等地的各民族学子可以参加科举取士。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推动汉文化成为西域文化主体B.推行改土归流以加强政治认同
C.推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D.采取开明的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2024-05-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养蚕缫丝,将“蚕”与“蝉”赋予相似的文化属性,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都有玉蝉。常见于墓葬中的蝉形玉珍,有着“蝉之蜕而永生”、“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喻意。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多元一体的特征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以人为本的理念D.天人合一的思想
2024-05-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近现代留法教育】

材料一 1915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以工作,俭以求学,增进劳动者的知识”为宗旨。介绍学生赴法、联系入厂、入校、发放维持费等一应由其负责。……旅欧同人还联合法国学者创建华法教育会组织大批学生赴法,1919年到1920年, 来自全国18省的20批青年1700多人先后赴法, 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都是其中的成员,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无论在留学史上还是在政治史、革命史以及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逐渐扩大,人才培养层次也稳步提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成为所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中心和决策核心。中国政府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和邓小平提名的《神舟学人》杂志,成为留学人员了解国内情况的重要渠道。2004年,两国元首发表《中法联合声明》,提到了教育文化方面开展新的合作。同年,中法相互承认高等教育法定的各种学历、学位和毕业文凭。2010年,两国签署《关于开展青年学生交流活动的意向声明》《中法高等教育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摘编自刘天乔《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场运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出国留学”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法留学事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0年,尼日尔从法国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并与法国签订了“移交权力”的协定,规定尼日尔政府须任用法国人担任政府私人行政助理和内阁总监,高薪聘请法国顾问任职政府关键部门,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该协定(     
A.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为尼日尔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C.保留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D.延续了法国在尼日尔的统治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A.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源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罗马法律体系的完善D.反映封建阶层特权的终结
2024-05-14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经济收入中,外部援助占相当比重。但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实现全部自给。这主要得益于(     
A.大生产运动的开展B.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
C.“三三制”的施行D.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2024-05-14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设计尤其重视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这体现(     
A.礼乐制度的影响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C.农耕经济的发展影响服饰风格D.社会思想观念的渗透
10 . 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2024-05-13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