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1 道试题
1 . 清朝在地方行政区划上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思想,将毗邻四川的汉中地区划归陕西省。此外,清朝还将岭南分为广西和广东两省,并把与两广文化、地理接近的文山地区划给云南。清朝这些做法旨在(     
A.推动区域平衡发展B.强化华夏一统观念
C.维护地方政治稳定D.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2023-10-10更新 | 48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近代)英美陪审团就事实问题作出裁决,法官对这一裁决不能更改,且必须根据这一裁决进行处罚”。材料表明近代英美的陪审团(     
A.旨在协助制定法律B.主要对被审判者提供无罪辩护
C.拥有独立的审判权D.在司法实践中能确保裁决合理
4 . 下图(里耶秦简)中的文字记录了资中县令史阳里人扣的履历:十一年九月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据此可推知,秦朝(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B.重视对官吏任职与提拔的考核
C.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D.尊奉法家并广纳贤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金史》载:“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到1138年,实行“天眷新制”,在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同年,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全面实行汉官制度,制定礼仪,从而结束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据此可以说明(     
A.单一的汉法制度导致了金朝逐渐衰落B.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加速封建化进程
C.因俗而治的管理模式已经被彻底废除D.封建君主集权在金朝达到了新的高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山西临汾的陶寺古城遗址总面积约有280万平方米,城址中发现有大型宫殿建筑、以观象授时为主并兼有祭祀功能的礼仪建筑、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大型仓储和下层贵族居住区等。这反映出该遗址(     
A.具有了初步的国家形态B.处于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
C.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代表黄河流域文明最高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9年5月以后,《新青年》杂志从“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转向底层阶级视像的营造”,杂志话语体系也从注重思想文化的渐进式改造转向重构社会秩序的激烈式革命。这一转变(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B.促进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C.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D.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方向
2023-10-09更新 | 23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     
A.阶层之间的分化较显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
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孔子把社会制度称为“礼”,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此外,孔子还强调周制在殷商制度基础上作了修改,比夏、商的制度更文明、更完善。孔子意在说明(     
A.多元一体是文化发展的归宿B.政治文明应在传承中创新
C.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D.礼乐制度是最理想的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的官僚体系内,有些是召自元朝归附的旧吏,元末时的官场贪污腐败之风和种种恶习随之袭来。朱元璋决心“革前元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洪武元年,朱元璋告诫来朝见的府州县官:“天下新定,百姓财力俱困,如鸟初飞,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然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胶人以肥己,尔等戒之。"在洪武朝陆续编定《大明律》和《大诰》,还先后颁布《祖训录》《臣戒录》《醒贪简要录》《为政要录》等敕令。他说:“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

——据周谷城《中国通史》、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等整理

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凡三诰所列凌迟、枭示、种诛者,无虑千百,弃市以下万数。”朱元璋还建立“皮场庙”,即在各府州县和卫所衙门左首,都设立一座庙宇,既用祭示土地神,又作为对贪腐官吏剥皮场所;他还“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洪武十八年(1385年),他亲自编定的《御制大诰》三篇颁示天下,其中多是重惩贪官污吏和豪强作恶的案例。他还规定,凡贪官恶吏,允许民将其“绑缚赴京治罪”。“其正官、首领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

——摘编自张丕显《论明初吏治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整顿吏治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整顿吏治举措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