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太祖在位时把武将宋催之女立为皇后,为其子赵德昭迎娶武将陈思让之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武将高怀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分别嫁给武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宋太祖此举(     
A.意在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历史问题
C.旨在笼络武将参与国家治理D.保障了文官集团的政治权力
3 . 景龙二年(708年),节愍太子初立,韦皇后因其非己所生,便让唐中宗下诏收回给太子的赏赐,让其与藩王一样每年定量领取物品。门下省给事中卢则认为太子身为储君,按传统制度其用度与君主一致,一应物品所需,可从库藏中广为支取,无须同于藩王,并以此封驳了诏令。该事件反映出当时(     
A.门下省处于决策中枢的地位B.政治决策的民主色彩浓厚
C.国家治理严格遵循传统制度D.专制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2023-10-16更新 | 394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成祖即位当年(1402年)八月,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常设秘书官员,渐有“内阁”之称。内阁中的官员一般以“某殿或某阁大学士”作为官职名。此时的内阁(     
A.逐渐侵夺了六部的职权B.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C.对朝政有着重要影响力D.总揽朝政且权倾一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里程碑是罗马大道上的显著标识,用于路人了解行路地点和距离。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皇帝的头衔名字逐渐成为了碑上文字的主体,而两地之间的距离则放在末尾表示,有的甚至都不进行标识。里程碑内容的变化(     
A.折射罗马政治体制的转换B.反映罗马境内经济联系加强
C.源于罗马统治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对行省的控制削弱
6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7 . 有学者在评价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无产阶级专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直接强制,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普遍的军事管理与集中化来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从大工厂到只有一个理发匠的理发铺,都要实行国有化,导致国家不堪重负。”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在于(     
A.集中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经济基础
8 . 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能够闻到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以及机油、棉尘,还有夜晚蜡烛发出的恶浊气味。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B.工业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
C.受自然条件限制电力供应不足D.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然
9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广东虎门之战后,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御史骆秉章奏曰:“城乡内外民铺户十迁八九,内地匪徒肆行劫掠,难民有被抢去财货者,有掳去妇女勒赎者,伤心惨目,不可言状。各处会匪乘机扰害,或千人,或数百人,白昼抢劫村庄。”这能够说明(     
A.政府职责缺位加剧了战乱B.英法联军引发社会危机
C.政府腐败造成了内忧外患D.阶级矛盾导致民族危机
10 . 奏折在康雍两朝都是皇帝亲笔御批,从不假手于人。到乾隆朝,一些内容并不十分重要的奏折,通常先由乾隆帝进行简单的批示,然后再将其发交军机处,由军机处根据奏折内容草拟具体详细的处理意见。这种变化表明(     
A.军机处的职权有所扩大B.军机处已成为中枢机构
C.奏折制约官僚作用显著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