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境内流通着各公司银行和各地商会发行的货重。这给交易和汇兑带来重重困难。造成现金外溢,影响根据地经济的独立自主。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以及筹集军需,19298月~19315月,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自己的银行,铸造和发行银币和铜辅币,后来印刷和发行纸币,货币多种多样。

抗战初期,各个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法币。1941年初,因法币迅速贬值影响抗日根据地经济生活以及根据地财政困难,陕甘宁边区政府禁止法币流通,随即又授权边区银行发行在边区范围内流通的货币,群众称之为边币。边币发行之初,由于对货币作用认识不足和缺乏经验,发行过于谨慎,影响了市场开拓。以后逐渐走向有计划发行,使物价与币值保持了平稳。边币发行后,还面临着货币斗争的任务,斗争对象主要是伪币和法币,斗争内容包括阵地斗争、比价斗争和反假票斗争三个方面:赀币斗争的方法采取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最终,稳定币值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共也从中取得货币战与反通货膨胀的经验。

——摘编自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根据地的教育大体可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三个部分。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上提出“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38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重申“用教育来支持抗战,……发展抗战教育”。因此提出如下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整理自常云平、罗玲著《调适、规划与重建: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共在英命根据地时期建立独立银行体系的原因,并分析抗日根据地发行边币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根据地建设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

材料一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金本位的确立,加上当时英国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英镑很快也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正如有位学者所说的那样:“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等优势,英国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摘编自凤凰网《英镑: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使命终结。……现行汇率制度呈现弹性化趋势。在牙买加体系建立初期,大约有85%的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本币与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下降到45%,1997年进一步降至40%。固定汇率制度占比大幅减少,意味着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特征。……欧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局面,从而推动国际货币储备的多元化。但是截至2012年,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元的影子无处不在,美元的影响范围在扩大,流通领域在扩展,影响力度在增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欧元还无法取代美元。

——摘编自朱丰根、朱延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货币进入英镑世纪”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并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省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定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朝三省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并没有明确,而职责明确、运行协调的三省体制,是在唐朝才得以形成的。唐朝在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负责草拟有关军国大事的诏旨;门下省是审署下达机构,有封驳之权,负责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旨,如认为不当,可以驳回,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尚书省主掌行政事务,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全国各项政务。唐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摘编自赵士祥《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材料二   独立战争后,各州从维护本州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使得原来的邦联政府名存实亡、濒于瓦解,同时,以英国为首的国外列强对美国的独立耿耿于怀、虎视眈眈。美国宪政的奠基者们开始把孟德斯鸠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美国化,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之际,富足的资产阶级之间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当1786~1787年的谢斯起义威胁着他们的基本利益的时候,这种集团间的差异就被共识所取代了。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掌握立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预,同时对总统具有弹劾权。行政权由总统行使,由选民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司法权由联邦最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来行使,最高法院有终审权,联邦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进行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以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能被免职。同时,规定任何一个机关的官员不得在任职期间担任另一机关的职务。

——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分权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确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代分权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不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汉武帝对经东南亚至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开辟,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到了隋唐时期政府把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宋元时期伴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扩大至亚、非、欧、美各大洲,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外贸管理法则。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中国丝绸和瓷器向外传播的数量日渐增多。明清时期,为了发展“朝贡贸易”,政府鼓励海外诸国“朝贡”。但因“海禁”政策的实施和晚清时期海权的丧失,以和平交流为基调的海上丝绸之路日渐衰落。

——摘编自钟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与衰》

材料二 英国在中世纪晚期可以说是处于欧洲的边缘地位和东西方贸易的末端。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安特卫普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与之隔海相望的伦敦以其便利的交通,国际贸易地位也随之上升。到了伊丽莎白女王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英国国力增强,王室注重保护本国商业,增加出口贸易。这一时期,在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攫取了大量财富,这刺激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商人和冒险家向海外扩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英国走向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17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范围内的竞争扩及世界,殖民地在英国海外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殖民地贸易模式逐渐形成,为英国工业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并在纷繁复杂的欧洲局势中为英国抢占先机。

——摘编自孙燕《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的兴起》

材料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世界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当前,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的有力手段,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机遇和外部环境。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沿线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是大势所趋。搭建战略平台,携手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共同富强。不仅保证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安全,并能让沿线国家和中国互惠互利共赢。

——摘编自中国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6 . [全球化]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商品流通、贸易往来、货币支付等活动,遍及五大洲。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相继为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的扩大势必促进社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世界市场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冲击着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孕育和成长。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在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而发达国家则更加注重发展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跨国公司将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还会日益加快。

——摘编自张文红《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具体表现并说明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分析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不仅思想变,乃至行为亦无一不变。研究文艺复兴应注意不能专注意大利,意大利固为文艺复兴之源,然而欧洲其他诸多地区取得之成就亦大有可纪者。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型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成为他们肯定个人价值、表达个人真实感情的工具。

——摘编自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16世纪初,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以本国的封建政权为后盾,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并不彻底。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马丁·路德指出,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圣经》,每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圣经》。正如罗素曾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也是在宗教问题上得到一个几乎彻底地胜利。”马丁·路德还肯定世俗生活的价值,称“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这种关于“职业”的理论被后人称为“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范迎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而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其彻底地反封建性质对欧洲、美洲以及以后的亚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排除了资产阶级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的一切机会,因此彻底铲除封建专制、要求政治权利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在自然科学、文化艺术迅速发展的法国,先后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批思想家,他们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促进了思想领域新面貌的展现。

——摘编自张朝阳《法国何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运动”以宗教改革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其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时期思想领域产生的新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传媒与全球化。

材料一   1665.约瑟夫威廉逊等人创办《牛津公报》,“版式精美,全是新闻,没有蠢话”,是英国历史上一份重要的官方报纸。在创刊号上,主办者以很大篇幅报道了伦敦瘟疫。早期的报纸通常都由一个人包揽印刷、广告.编辑、报道等全部工作。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报纸的所谓“特派记者”,通常都是身处外国港口的旅行者或总编的朋友,这些人负责给家乡报纸报道东西。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份不仅发行量大、售价低且比政治和商业报纸诉求更为广泛的大众报纸渐渐有了雏形。低价的大众报纸只卖一便士或两便士,由此获得广阔市场。“便士报”的总编逐渐放弃了先前那些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渠道,开始花钱雇佣自由职业写手、专业记者,使新闻采集具备了更强的专业性。南北战争(1861-1865年)的爆发,使民众对新闻信息的追求更加热切,进一步刺激了美国报业的发展。弗雷德里克哈德森在1872年就曾高度称赞报纸对美国内战和随后几年中欧洲战争态势的报道:“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的记录,都无法与1861年到1871年间战争的记录像提并论。……而现在我们一捉起战争,就会说到《论坛报%时报》《世界报》和《先驱报》,这些报纸都是战争的见证者。”在传播内容及时、丰富的同时,信息传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为防止不实报道,各大报纸在1863年被强制引入了署名制度,以便于记者被问责。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信息传播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电报在1837年就已成为专利,在19世纪50年代被广泛接受,随后又扩展到海底电缆(1865年)。电报之后是电话(约1880年),在19世纪末期则是无线电广播(1895年)。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照相技术,于1895年发展成为电影画面。与此同时,19世纪末交通运输状况发生的变化,使西方世界进入“地球村”成为必然。1926年,美国创办了第一家联网广播公司。在二战后的1947年,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即时性和广泛性的需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电台开始播出美国节目。借助战争进程的演进,美国通俗文化已经开始对英国传统精英文化构成有力威胁。与无线电通讯和广播事业相似,1914年之后,电影工业的重心实际上也开始了这种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1923年,好莱坞已占据了英国电影放映的85%~90%的份额。美国逐渐占据了世界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炜《战争、瘟疫与现代英美信息传播业的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新闻报纸创办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占据世界信息传播制高点的途径,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2022-05-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26月,中国共产党便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问题。1923年,中共三大最终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1924年,以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分子公开反对国共合作,对此,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坚决予以驳斥和回击。在黄埔军校里,周恩来、叶剑英曾分别担任政治部主任、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萧楚女等人先后在军校任教,他们不断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军事素质强、政治觉悟高的学员。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从192610月到19274月,仅武汉地区的工人罢工斗争就达三百多次,数十万人参加。上海工人连续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在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192611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掀起农运浪潮。

——摘编自赵建栩《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二 还在19277月初,即汪精卫领导的武汉政府还没有对共产党人下逐客令的时候,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共中央,都已清楚看到国共关系全面破裂的前景了,大家基本上一致认为破裂后的形势对共产党人不利。蔡和森、毛泽东等人明确认为只有“上山”一途,即依傍山地避开国民党各路大军的围攻,伺机发展壮大。然而.随着陈独秀辞去总书记职务,共产国际指派不满30岁的格鲁吉亚人罗明纳兹前来担任新的国际代表,苏共中央出钱欢迎宋庆龄、邓演达等前往莫斯科商谈另立革命的国民党问题,武汉政府麾下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声言:“第二方面军无论如何决不反对共产党,不与共产党分家。”共产党人对形势的估计又明显地变得乐观起来了。

——摘编自杨奎松著《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前,共产党人“又明显地变得乐观起来了”的原因。
10 . 节庆习俗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春节,也叫过年。上古时期,还没有“年”的概念。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才称“年”。《说文解字》中“年”的意思就是稻谷熟了。因此早期的过年,是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动。到了唐宋时期,年才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祝福和互相狂欢的这样一种文化传统。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采用阳历,形成了历法上的“二元社会”格局:社会上层主要用阳历,下层民众主要用阴历。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形容当时的这种现象的:“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南京国民政府认为,“国历是世界.上最通行最进步的历法”“旧历是一本阴阳五行的类书,迷信日程的令典”,应改变北京政府的“正朔”,完成总理遗志,进行除旧布新的社会变革。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种非常激进的手段,依靠政治手段通令全国,从193011日起,商民一律不许沿用旧历、过旧历年,一律遵行国历、过国历新年。国民政府的这场废除旧历运动最终因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对而不了了之。

材料二   据老年人回忆,过去过年吃团圆饭总是一大家人,甚至家族中的所有人都围坐在一起。上席坐着祖辈,下席坐着父辈,大家轮流敬酒,并且相互走动拜年,送些礼品或压岁钱。现在,送鲜花、营养补品、敬老金等蔚然成风,团圆饭也不动手,而是到酒店去吃。以前农村的人们物质生活不够充分,平时很少吃肉,等待过年了吃肉来改善生活。现在过年,人们的消费结构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衣食住行的位次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过年除了走亲访友,主要是在家中待亲。现在,旅游过年已不是新鲜事,大年初一逛街、逛公园的比比皆是。穿件漂亮的衣服,吃顿丰盛的年夜饭,这是以往的过年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幸福指数和发展前景,过年方式也由忙吃穿向找财路、求发展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春节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过年的变化,并指出近现代以来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与特点。
2022-05-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