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清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雨泽旱涝奏报和粮价奏报系统,其中包括经常性层层上报式的程序性奏报与不规则的个人独立奏报两种途径。这为皇帝核对、分析和判断不同来源的信息并从中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数据提供了保障。据此可知清朝()
A.保障粮食供给渠道畅通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重视荒政治理体系建设D.管控地方粮价波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应星已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如留心人力踏转龙骨车和牛力转动龙骨车之间的功效差别,推算了一亩稻秧可供移栽的面积和稻秧生长的时日,比较了胡麻、菌麻子、樟树子的榨油量。材料说明宋应星的研究(     
A.推动了明朝后期传统科技完成转型B.已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C.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相关知识D.逐渐成为当时科技领域的主流方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次序时间概况
第一次1953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
第二次1964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6.95亿人,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三次1982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0.08亿人,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第四次199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1.34亿人,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了21项,汇总资料丰富
第五次200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2.65亿人,不仅是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用光电直接扫描报表,把图像转授成数据进而形成数据库)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也是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第六次201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3.39亿人,首次将居住在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第七次202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4.12亿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应用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从表中提取三条相关信息,围绕中国“人口与人口普查”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有关古希腊罗马时期部分重大瘟疫的记载。这些记载
时间及记录者记载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病人……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地上到处都是的尸体,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丧失了记忆
公元2世纪中后期,古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罗马(城内)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

A.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瘟疫的恐怖B.带有强烈的事件亲历者的恐慌情绪
C.以严谨翔实而可靠的数据为基础D.反映了古罗马对古希腊史学的发展
5 . 根据亚太经合组织预测的数据,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将从33亿增长至49亿,这一增长中的80%发生在亚洲。还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签订的44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有28个涉及亚洲。这可以用于说明,当前至未来(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B.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亚洲科技和贸易居于世界前列D.世界的政治多极化格局日益巩固
2023-05-05更新 | 51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届高三高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慈云桂(19171990),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1948年,他毅然放弃公费留美的机会,加入清华教职员志愿进城工作团,配合地下党组织迎接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大连高等海军学校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为培养我国第一批现代海军指挥员和通信专家做出了贡献。他主持研制的舰用雷达和声呐奠定了新中国雷达和水声事业的基础。1957年,正在苏联和东欧学习考察的慈云桂被选入中科院组织的计算机研制团队。以慈云桂为核心的团队先后在1958.1964.1977年,成功用国产零部件研制出我国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含模型机),为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火箭、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验及首颗试验型广播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位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1983年,慈云桂带领的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打破了西方大国在超高性能计算机上对我国的封锁。

——摘编自刘瑞挺、王志英《中国巨型机之父——慈云桂院士》


(1)根据材料,概括慈云桂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慈云桂做出这些贡献的原因。
2022-03-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7月对世界经济增长率分析的数据(上年=100,单位:%)。该数据反映了表3
地区/时间2020年2021年预测值2022年预测值
世界-3.26.04.9
发达国家-4.65.64.4
发展中国家-2.16.35.2

A.西方国家陷入经济衰退泥潭B.东方国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C.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艰难D.世界经济发展呈渐变的态势
8 . 在英国,文官同政务官的关系是微妙的。常任文官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资料、情报和各种数据,他们又有可供支配的人力资源,往往采取“拖”、“搁”、“歪”、“逼”等手段迫使政务官就范。这样,文官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对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发言权。这反映了当时
A.文官成为国家事务决策者B.官员间争权夺利现象明显
C.政府工作连续性受到冲击D.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是清末学堂数据统计表(部分),它表明(     
学堂
时间
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师范学堂
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
1907346509185864193168245535671
190841379119272144036264
1909516781532746460404681102026741528572

——根据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第138、178、221、274页数字制

A.清末新政较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B.清末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C.选官制度调整推动学堂教育发展D.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拉开帷幕
2023-02-09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纳粹德国派遣军事顾问和各类专家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各部门和军队中任职。随着希特勒称霸欧洲的扩军备战步伐加快,德国对战略物资的需求量成倍增长,中德间的互助合作关系达到了空前的程度。1935年,两国外交关系从公使级上升为大使级。为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1936年5月13日,希特勒致函蒋介石,称:“中德两国之货物互换,实给予两国经济以莫大裨益,获蒙钧座异数关怀,谨为申谢。”德国由此在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38年2月,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德国承认伪“满洲国”,国民党政府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并正式提出抗议。7月13日,德国国会批准了象征纳粹德国与伪“满洲国”正式建交的《满德友好条约》。在中德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于1938年11月召回驻德大使程天放。中德间持续了11年的军事合作从此结束。

——摘编自隋牧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关系的历史考察》第4页(共6页)

材料二   2001~2016年中国在德国贸易伙伴中的位次。

年份

中国在德国出口

伙伴中位次

中国在德国进口

伙伴中位次

年份

中国在德国出口

伙伴位次

中国在德进口

伙伴中位次

2001

14

9

2009

8

1

2002

12

7

2010

6

1

2003

10

6

2011

5

2

2004

10

6

2012

5

3

2005

11

4

2013

5

3

2006

11

3

2014

4

3

2007

11

3

2015

5

3

2008

11

3

2016

4

2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柏林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双方发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德关系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德国联邦统计局2017年2月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及法国跻身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及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并且中德经贸关系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摘编自胡越《中德贸易关系发展及新机遇》


(1)根据材料一,简述20世纪30年代中德关系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初中德贸易关系发展的状况及其影响。
(3)结合材料信息,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德关系的不同。
2023-01-1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选择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