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但外交政策的制定离下开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从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原则的制定,并要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同时,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即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为达到国内政治目标而制定的,最后,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必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馆既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政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还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从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到国家领导人的角色转变。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

——摘编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美国在亚太地区拉拢盟友。实行全面军事盟署。中国一些周边国家也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输出会威胁自身利益,纷纷采取最对政策,使中国周边环境严重恶化。1953年,力主在亚洲向美国示威的斯大林逝世,苏共领导人中止了原来的进攻政策,并劝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和平共处。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巩固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出现在处理中印、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的原因。

——摘编自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呈现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简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基本内容
2023-0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有些读史的人认为宋朝不能在开国之初,一鼓作气先攻下契丹,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图

——据邓小南《王安右与他的时代》

(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澶渊之盟出现的背景条件,两种分析是否恰当,还可以补充哪些史料。
(2)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题目,请谈谈你的看法。(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 .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它的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建立金融垄断的过程中,改革币制是个极为关键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历经6年酝酿,于193345日颁布“废两改元布告”。然而以银为主要货币的中国却产银有限,致使世界银价的涨跌,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影响。1934年由美国发起的白银风潮,引起世界银价上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失业增多,物价暴跌,大批工商企业破产倒闭。面对银本位制度已崩溃的现状,为摆脱财政经济危机,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尽管法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国民政府始终都没有实现金融的独立,以及后来通货膨胀的出现,都注定改革失败的必然性。

————摘编自王允庭《1935年法币改革》

材料二   1948121日,在合并解放区银行(华北、北海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制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以30年代形成的前苏联金融模式为改革方向,采取了适合当时国情的有效改革措施: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金融业;取缔外国在华银行的特权;建立农村集体金融组织。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统揽一切金融业务的“大一统”金融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所有具体银行业务;既是金融行政管理机关,又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经济实体。

————摘自陈世敏《新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 “大一统”金融体制
2023-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是艺术家的热心保护人,建造的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富于艺术魅力。受其影响,一批富有而具权势,同时受到良好教育的上层贵族妇女邀请文人雅士到家中清谈交流,这种特殊的交际场所被称为沙龙。在那里,贵族可以公开地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平民打成一片,知识分子可以得到从善如流而又百般挑剔的听众。沙龙还是重大交际的场所,巴黎的沙龙女主人曾为数位启蒙哲学家出面争取学术要职或其他显赫的地位。在欧洲,巴黎的沙龙最为著名,意大利半岛、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也有无数的沙龙。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伦敦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到1715年,伦敦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咖啡馆的顾客以男性为主,出入其中的主要是中间阶层,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和小商人,因而也更自由开放。这些咖啡馆的非正式聚会常常发展为正式的组织,这些组织往往致力于某种活动或目标,如政治改革、识字、农业、音乐、绘画、戏剧、公共卫生、废奴以及科学等。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大城市和城镇都有数百个这样的组织。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思想,浏览最新流行杂志和报纸的集会场所,这些集会普遍带有启蒙运动的社交性质。

——以上均摘编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咖啡馆文化与法国沙龙文化相比,有何不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99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群英谱部分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备注
年龄情况最年长的是赵九章和王淦昌,均出生于1907年。最年轻的是周光召和孙家栋,都出生于1929———————
教育背景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21位留学美、英、法、德、苏等国,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有5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周光召在留苏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地域分布从籍贯看,苏、浙各6人,皖3人,湘、鄂各2人,滇、辽、冀、鲁各1人。从生长地看,南北划分,淮河以南16人,以北7人;东西划分,沿海省份14人,中部省份7人,西部省份2人。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10人,算上邻近地安徽,则为13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籍贯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籍贯同为江苏省吴江县(现苏州市)人
学界地位18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科院,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曾任中科院刮院长、中科院特邀顾问周光召曾任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据冯华《“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最美奋斗者)》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两弹一拦功勋”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31940年,罗斯福进行了美国史无前例的政府主导改革项目,把联邦政府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进行规划、支出、干预,甚至尝试公有制。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在所有制方面进行改革,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河谷管理局是对新型所有制的大胆尝试,该机构成为实施区域计划经济和商业管理的重要机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摘编自王晓东《罗斯福新政——一场自由派主导的保守改革》

材料二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全面调节,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在这种体制下,不仅垄断资本对国家决策的影响大大加强,而且国家开始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并且国家还通过制订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立法以及形式不同的经济计划,实现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调节。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的转折,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为普遍的滞胀所取代。

——摘编自叶灼新、李毅《世界当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21-11-07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8月,一些来自盎格鲁一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英国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及不断增加的侨民对啤酒的需求,在驻有大量德军的青岛兵营旁,合资创办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公司投产后不久,其生产的“日耳曼牌”啤酒便成为市场上的热销货,除在青岛销售外,还大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各大城市和香港,并在1906年慕尼黑世界啤酒节博览会上一鸣惊人。

材料二   1949年6月,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厂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青岛啤酒厂抓住历史机遇做大做强。1950年,为摆脱啤酒花原料依赖外国进口的被动局面,在青岛市郊崂山县创建了酒花生产试验场,试种了32亩酒花,获得成功。1964年,创造了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1972年,进入美国市场。1993年7月,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青岛啤酒厂相关官网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背景及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岛解放后,青岛啤酒厂抓住历史机遇做大做强的表现。
2022-01-09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后期,以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各阶层对立日益严重,农业作为封建王朝经济支柱产业已是风雨飘摇。这些都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与集中。……张居正的改革从土地改革开始,涉及税赋、农商、吏治等多个方面。

1582年,张居正去世当年,朝廷库存余粮可满足九年之需;中央与地方的国库存银超过1000万两白银。与此同时,农村富余人口进入城市填补了工商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空缺,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商品社会的形成,加上货币地租的出现,这些都符合和有利于封建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事实。但改革只是统治集团为延缓王朝衰亡而不得已作出的暂时性利益让步,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已不适合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体制。

——摘编自锁强一《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与措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张家界、长沙市、沅陵等地发现有大量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竹简或木简。郴州市苏仙桥古井还发现了600多枚桂阳郡的晋简。这些竹简或木简多是政府档案,但是在东晋以后遗址中几乎没有出现。相关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C.唐中期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D.湖南民族交融的发展
10 .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材料二   晋、南北朝之时,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显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混然无迹,良非偶然。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


(1)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2)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人口迁移的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魏主”时期哪一重要举措?结合所学,说明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
(4)综上材料,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023-08-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