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1月16日,德意志帝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送“建议与墨西哥联盟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的加密电报,被英国情报机关提前截获并公之于众,引起了美国愤怒。同年,美国切断了与德国的所有外交关系,并向德国宣战。下面是有关“齐默尔曼电报”的两则史料。

   

史料一“齐默尔曼电报”加密原文

史料二《齐默尔曼电报》

(美国作家塔奇曼的早期作品)

——改编自《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材料二   我曾在2月3日告知各位:德意志帝国政府已于2月1日宣布,德军潜艇将不受一切国

际法律和人道主义束缚,一切试图靠近英国、爱尔兰、西欧和地中海的德国敌对国港口的船只,德军会一律击沉。这是无差别攻击,这是对全人类的宣战。……我们的目标不是复仇,亦非以胜利证明我国的强大力量,而是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反对独裁、专制国家……在世界和平遭到破坏,各民族的自由受到威胁的大背景下,我们既不能、也不该继续保持中立,只要这些被统治集团操控、而不是人民主权的专制政府依旧存在,世界和平与自由就永无安宁之日。在这一情况下,我们放弃了中立。

——改编自1917年4月2日,《威尔逊总统对德国宣战演讲》


(1)分别阐述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价值。若研究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为例,就“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7-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年前后,英格兰每年的煤炭产量大约是250万吨。英国的经济能比荷兰更长久、更持续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英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较早、较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利用。随着英国人口增长,到16世纪晚期,可供做燃料的森林面积缩减,英国面临一场能源危机。1640~1649年间木材价格比1450~1459年间上涨了约5倍。英国在18世纪靠大批开发煤炭这种能源储备摆脱了木材短缺的困境。煤的使用逐渐从单纯提供热能向主要提供机械能转变。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从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的转变》

材料二   能源转型示意图


——摘编自张宁等《国内外能源转型比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能源转型的规律特征。
2022-03-16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的医药学,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宋政府设有翰林医官院、太医局和“医学”,开设国家药局,建立校正医书局。外国药物大量传入中国,在宋代官私编纂的医药书籍中,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宋代医药的分类比过去更加完备,计有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产科、针灸等科。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的主要人物,诸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提倡过西医。梁启超更是在1897年在上海《时务报》上发表文章大力倡言“西医强种”之说。于是,以西方医学作为手段以求保种强国来挽救危亡的观念,构成了维新派的医学维新的思想基础。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医学救国论”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医学救国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

——摘编自聂春燕《简述近代中国的医学救国思潮》

材料三 建国初期,全国面临着缺医少药的严重局面,为贯彻“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最终达到“中医科学化”的目的,在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先后开办了一批中医进修学校、中医进修班和函授班。中医进修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迄至1953年底,全国进修毕业的中医学员共2万余人。

——摘编自毕小丽《建国初期的中医进修(1949-195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医药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医学救国思潮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进修开展的原因及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列宁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论断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佐涛老师讲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这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此外,毛泽东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

——摘自人教社《历史》教科书(必修3)第84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表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摘自人教社《历史》必修2第56页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涵并分析其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2024-05-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5 . 【救国与救人】

材料一   “国民性”,亦可作“民族性”,是由日语引入的名词,意为一国或一民族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心态文化特征。晚清以来的思想家多借用它来指喻中华民族在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想、情感、意志特征的总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与西方民族接触、对抗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屈辱,痛苦地启发了中国思想家渐次深入地从民族思想、心理这一最隐秘的层面上去寻找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项目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侧重点“今日欲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陈独秀说:“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名与个人主义相冲突,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也。”
内容“国民者,以国为民之公产公物也”。“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就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摘编自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实质,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不同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满足庶族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唐王朝推翻隋朝的统治后,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宋代科举制度在隋唐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材料二  二十世纪初,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从上海或天津上船,往日本的福冈、长崎、东京进发。从京师同文馆的选派生到各省保送的望族子弟,从在任知府、知县到一般小富百姓,纷纷联袂东渡,甚至出现了兄弟、父子、姐妹、夫婿相伴留学东洋的景象。据留学日本史学家实藤惠秀统计,从1901年到1907年,中国留日人数高达26000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简析宋代科举制度“有了不少变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的主要因素。
2023-11-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0年,《日本新闻》在日本影院强制上映,其中有关中国战场的新闻影片均是有选择地拍摄的一些当地“政治领袖”欢迎日军和日军“亲民”的画面,展现当地民众被日军“解放”的“喜悦”,并强调“大东亚战争”旨在把亚洲人民从欧美列强手中“解放”出来。日本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B.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C.日本在中国战场透支国力D.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南北分裂、各地大小军阀互相开战,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统一无望。处于南北要冲的湖南更是苦不堪言,百姓饱受蹂躏,一片焦土。雪上加霜的是,北京政府任命的督湘的督军更是穷凶极恶,先后有汤多铭、傅良佐、张敬尧,一个此一个残暴、贪婪。张敬尧督湘期间,更是恶名昭著,对湖南人民犯下的罪罄竹难书。为了破解当时的时局,湖南人民在左冲右突之中,率先选择了联省自治之路,湖南宣布自治,制定省宪,以自治求统一,希望通过省自治,然后联省自治,最后达到国家统一。湖南具有深厚的政治文化的传统底蕴,"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孕育了近代一批批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和民主主义者。西方联邦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清末地方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地方自治运动的发展无不对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   在湖南众多士绅通过上层路线要求撤换湘督的同时,湖南的青年学生也组织起来,爆发大规模的学潮,响应驱张运动。1920年夏,以谭延闿为首的湘军在湖南民众的协助之下成功驱逐了张敬尧。913日,谭延闿召集工农商学各工团代表和湖南省各界名流以及新闻记者,举行会议,商讨自治大针,准备制定湖南省宪法。在1921年3月成立了由13名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省制宪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湖南省宪法草案》。它是一部基于西方宪政思想的法律文本,采用英法式责任内阁制,贯彻权力制衡的政治原则。经过宪法审查和公民投票程序之后,《湖南省宪法》于1922年元月公布于众。1922年是湖南的大选之年,按照宪法规定,从省议会的选举到县议会的选举,从省政府机构人员的选举到县级单位的选举如火如荼展开。

材料三   19268月,随着唐生智废除《湖南省宪法》,湖南联省自治运动宣告结束。它将宪政、共和、联邦主义制度进行了整合,为医治中国专制极权主义提供了药方。湖南联省自治运动作为人民探索地方民主政治的努力,虽然最后没有取得成功,但却为中国打开了民主政治能够实现的曙光之窗,并埋下了自由的种子。

——以上材料摘编自梁晶《民国时期湖南联省自治运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湖南省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选择了联省自治之路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湖南联省自治运动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该运动加以简评。
9 . 新加坡公共假期包括:开斋节、农历新年、哈芝节、耶稣受难节、劳动节、卫塞节、国庆节、屠妖节、圣诞节。这反映(     
A.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包容性B.新加坡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C.现代科技下文化认同的危机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2023-04-20更新 | 48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疾病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成为可能。为了防控疫情,相关国家采取了隔离措施,但标准不一的隔离政策又影响了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一战结束后,试图成为战后国际新秩序和未来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国际联盟,努力在国际抗疫合作与卫生治理方面有所作为。19209月,国际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常设辅助机构——国联卫生组织,专门负责和处理国际疫情与卫生问题。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国联卫生组织未能统一合并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和泛荧卫生组织,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国际抗疫合作与公共卫生治理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抗疫资源的集中和合作措施的执行效果,但它与后二者进行了尽可能的协商与合作,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疫情防控做了许多富有开创性且颇具实效的工作,是现代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闵凡祥《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抗疫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的影响。
2022-09-12更新 | 38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选择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