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的宗法制仍有一定影响力。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左传》记载晋国贵族叔向极力反对公布成文法
B.《史记》记载卫灵公欲重用孔子为官给其粟六万
C.《左传》记载聚族居住仍是普通民众的主要选择
D.春秋时秦国青铜器的书体有着浓厚的宗周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料记载,明代杭州有很多摊贩,他们大多“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但城门外北关之上关、下关门处,“每至夕阳在山,则樯帆卸泊,百货登市。故市不于日中,而常至夜分……”这一记载最适合用于研究,明代杭州(       
A.百姓生活和城市经济活动B.商业发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国际大都市地位日益显著D.市场活动方式摆脱政府约束
2024-05-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为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取消了家庭出身和门第限制,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甚至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宋代录取的人数众多,达到36131人,加上各科等总数则达到11万余人。宋代创新制度,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王安石出任宰相期间,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更侧重考生的能力见解及实际应用,体现出宋代科举制服务于解决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积弊问题。宋代以文立国,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参与殿试后不需要再进行吏部考试,可以直接上任。宋太祖还规定在考试及第之后所有人只能成为天子门生,不可对他人称师门。南宋后还需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后各个朝代纷纷效仿,成为定制。

——摘编自张希娟《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材料二   真正意义上的乡约肇始于北宋陕西蓝田吕氏乡约。吕氏兄弟从学于大儒,是当地有名的乡绅。他们发起组织吕氏乡约,号召百姓自愿加入,每月定期聚会,讲论道德伦常,公论乡里事务,并通过公开告谕的方式赏善罚恶。吕氏乡约逐渐形成了一个理性化的基层自治组织。据记载,在吕氏四兄弟的倡导和入约百姓的力行下,蓝田地区民风日渐淳朴,甚至引导整个关中地区的民风为之一变。

——摘编自吴倩《精英、德治与教化——传统乡村自治与当代基层协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吕氏乡约在乡村治理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4-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
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
5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序号内容
《汉书·西域传》记载: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
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
《后汉书·西域传》: “(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
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
7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
8 . 下表为毛泽东部分讲话内容。材料表明毛泽东(     
文献记载出处
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苏维埃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34年)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实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
A.开始认识到人民的伟大作用B.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积极动员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坚持推行群众路线
2023-12-28更新 | 17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9 .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都城汴京每年消耗木、木炭数千万斤,供应困难。后来,建立了二十多个由官方垄断经营的石碳场,煤炭成为主要燃料来源。据此可知北宋时,煤炭(     
A.加剧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B.助推城市发展的活力
C.开始作为冶铁的主要燃料D.催生了能源革命兴起
2024-01-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周代各诸侯国都设有史官,开始是由周王室委派,所记材料也要送交王室保存。春秋后,诸侯国自立史官,利用自己的纪年来记载历史,他们注意选用当时有学识的人担任。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政治制度遭到破坏B.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知识分子地位得到提升D.历史记录影响历史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