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表可知,东汉时(       

东汉民间歌谣

出处

“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

《后汉书·廉范传》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后汉书·张堪传》

“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

《后汉书·朱震传》

A.基层社会治理深得民心B.民风对吏治的影响较小
C.政府重视整顿地方吏治D.百姓希望官僚有所作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西周“义尊”铭文记载,周武王赏赐身边近臣“义”贝高达三十朋,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而“义”又是与商代王室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大族“丙”族的后裔。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初期(       
A.周王通过赏赐办法确立权威地位B.武王“因俗而治”以强化地方管控
C.礼乐制度是维系君臣关系的关键D.部分殷商贵族仍有较高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成为英法等国政党竞争中获得公众影响和支持的源泉,无论哪个政党要想取得足够的选票,都必须在宣传中大量地使用“和平”“反战”等迎合公众心理的词句,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和威望。由此可见,一战后(     
A.欧洲政治局势相对稳定B.国联维护世界和平能力有限
C.和平主义思潮盛极一时D.反战情绪主导国际关系走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表明当时(     
A.我党致力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C.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当务之急D.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2023-05-08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陆河中学2023年高一合格模拟考(4)历史试题
5 . 1948年起,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相继成立了大行政区,建立了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军政委员会。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取消上述委员会,一律改为行政委员会,两年后,大行政区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大行政区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大行政区军事色彩浓厚B.中央加强统一治理的需要
C.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已全面展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世纪时,德国特格尔恩湖修道院的修士向其封君写信称:如果其封君不准备以恩地的形式资助他,就要允许他自由地寻找新的封君。这说明(     
A.封君有维持其封臣生计的义务B.封臣可以直接解除雇佣关系
C.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比较灵活D.封君封臣之间关系比较平等
2023-05-06更新 | 410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陆河中学2023年高一合格模拟考(3)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初期的分封,是以同姓宗亲为主,加上重要的姻亲、功臣,沿着周人的东、北、南三个方向,占据交通津要和重要农业生产地区。受分封的贵族及其族人迁出故地、移往他处,出于控制和开发封地的考虑,其移民人数必然不少。据此可知,分封制(     
A.拓展了华夏文化认同疆域B.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C.结束了商代地方割据局面D.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监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苏美尔神话里也有洪水的传说。此现象表明(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对世界认知全面
C.文明交流不断加强D.文明具有相似性
10 . 孙中山于1919年10月10日发表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文章时,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A.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B.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D.国家应注重经济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