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从有文字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阅读系统。这个阅读系统以科举入仕系统中的士大夫阶层为主体,在阅读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导(如《四书五经》),遵照特定的阅读秩序和行为规范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小到能作为谋生的本领,大到能够治国、平天下。所以读书人应该阅读有用的东西,“读以致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阅读文化和传统,深刻影响着人们安身立命、做人处世、理想抱负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许欢《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材料二   耕读模式是由两个行为组成,也是由两个阶层实践,因而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自上而下的,士大夫不以耕种为耻,读书之余经营农业;二是自下而上的,农民不以读书为无用、不可能,耕作之余亲自或督导子弟读书。在文化普及、科举制发展的背景下,宋代社会中耕读已成为普遍现象。耕读文化由此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以来的古代后期意识形态和生产领域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遍及农家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表明耕读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的程度。

——摘编自程民生《论“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宋代的“耕读文化”。
2024-02-22更新 | 22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95年世界银行的权威经济学家推出了《东亚奇迹》一书,率先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誉为“东亚奇迹”,此后,诸如“亚洲世纪”“东亚文明的复归”之类的讨论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有学者感叹, “东亚人终于又一次有资格在世界上高声说话了”。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格局调整B.亚洲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C.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影响深远D.经济发展推动亚洲国际地位提高
2024-02-22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放眼当下, “掌上办”“指尖办”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服务标配, “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已成现实,近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了一半以上。这反映出(       
A.我国信息技术得以全面普及B.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积极转变职能
C.我国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高D.数字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4-02-22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提出选拔外交干部的四条标准,即“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后来被称为“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       
A.落实“一边倒”政策B.提高了外交队伍的整体素质
C.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D.推动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2024-02-22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南通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秘书处于1950年8月10日编印的《代表名册》,载有全部代表名单259人,代表统计如下:
项目职工、工商、农民代表中共、市政府和军管会、机关、军队代表特邀代表代(社会名人)其他
人数125人27人25人82人
占比48.2%10.4%9.7%31.7%

从上述材料可知(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B.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D.《代表名册》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政权的建设
2024-02-2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史》认为,“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宋人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写道“东南旧无会子,大观中,蔡京当国,尝仿川交子法为钱引行之”。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不可知B.时人记述符合历史原貌
C.多源互证有助于获得正确认知D.后代官修史书真实可靠
7 . 下图是大同北魏破多罗氏墓中的“伏羲女娲”壁画;画中舍弃了传统伏羲、女娲本手持“规、矩”的造像,以佛教“摩尼宝珠”替换。该史料可以(       

A.研究鲜卑始祖神话B.说明丧葬改革与民族交往的关联
C.研究北方世俗生活D.说明文化交流对区域文明的影响
2024-02-2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周代统治者在强调“皇天上帝,改厥元子”时,还提出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主张,最终形成“敬事上帝”“怀保小民”的治国理念。以下表述与该理念最相近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D.“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024-02-22更新 | 103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 1933年王直在瑞金街头土墙上创作的《送郎上前线》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该作品的创作旨在(     
A.保证土地革命胜利B.调动群众的革命参与热情
C.创建抗日民主政权D.促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0 . 1533年,英格兰议会通过一部法律,规定所有神职人员皆应受制于君主;并宣称“根据各种各样的古代信史和编年史,英格兰国王显然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并已经被全世界所接受,由一个最高元首——国王统治”。据此可知,该法(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反映了英国霸主地位的巩固
C.适应了民族国家的发展D.破坏了近代王权受限的原则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