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A.有助于文化认同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C.加剧了诸侯割据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82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狩四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汉武帝此举(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B.防止了地主土地兼并
C.限制了人口流动和迁徙D.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
2023-10-11更新 | 475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清末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还成立了足球队,下图为足球队员合影。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A.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B.文化教育措施被完整保留
C.将发展足球列入改革内容D.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2023-09-06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其理念植根于古代丝绸之路精神,是当代中国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     
A.内外有别,远交近攻B.天下一家,家国情怀
C.开放包容,互学互鉴D.求同存异,各取所需
2023-09-05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典法理学认为海洋是由全人类共享的财产;直到13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才分别宣称对亚得里亚海北部和利古里亚海拥有管辖权,试图确保所有的货物都通过其港口,以便在港口征收关税和其他费用。据此可推知(     
A.海上贸易推动了海权意识发展B.意大利最早确立海洋霸主地位
C.私权观念促成国际法体系形成D.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海洋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中共中央作出把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配置在“三北”地区的决策。“三五”计划(1966—1970年)时期,中央的经济布局向西部推进,主要是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六五”计划(1981—1985年)时期,中央决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上述战略调整主要基于(     
A.工业布局适应地理差异性B.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
C.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D.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研判
2023-08-30更新 | 50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康熙曾多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以示尊崇。他对佛道及其他民间宗教甚至迷信活动也都采取保护措施。康熙九年,他颁布“上谕十六条”,规定地方官要选年老有德者讲说,宣讲时须言语明白痛切,使人感动。康熙这些举措意在(     
A.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B.构建稳固的社会秩序C.完善基层的道德建设D.确立理学的主导地位
8 . 民国初年,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大放异彩。北京各高校学生热情组织“工读互助团”,团员本着“互助之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团员“所得归公,各尽所能,团体供给”,声称要以此模式改造中国,各地学生纷纷效仿,影响极大,但最终昙花一现。这一结果说明(     
A.乌托邦式的社会改良方案脱离了国情B.未深入工农大众导致缺少社会支持
C.马克思主义尚未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D.科学社会主义尚未成为思想界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关条约》规定,如果中国在三年内付清赔款,不仅利息全免,日本还将从威海卫撤军。为此,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借款合同。根据合同要求,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代征四省七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但这遭到所涉地方督抚不同程度的反对。据此推知(     
A.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B.地方分裂割据势力迅速增长
C.清政府公信力已经完全丧失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023-08-14更新 | 36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产生于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收录了九千多个汉字,并一一进行了结构分析,揭示了一些文字的本义。通过对其中有关建筑的汉字的分析,可以探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特点。如穴,《说文解字》:“土室也。”从考古来看,旧石器时代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和北京山顶洞人住的都是天然洞穴,而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已经出现了半穴居的房屋,即从地面向下挖一定的深度,形成一个坑,然后在上方覆盖一个顶。而“穴”字反映的就是这种半穴居的建筑。与“穴”相对的一个字就是“巢”,《说文解字》:“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有巢氏的传说即暗示了人类在树上筑屋居住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宀”之类的平地而起的建筑便产生。“宀”,《说文解字》:“宀,交覆深屋也”。如“宫”,《说文解字》:“室也。”从甲骨文的形体来看,中间的两口分别是屋顶斜面所开的通气孔和下面开的门。

——摘编自黄思贤《从《说文解字>中的相关字看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着民情、民俗和乡土气息,也散发着儒家文化的精神气质。如皖南建筑,地域要求依山傍水,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于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思想;如福建土楼,建造中用八卦择地定位以求镇宅辟邪,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强调人物同构、中为至尊的思想,在土楼的建筑空间、建筑装饰上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传统礼教思想;如四合院中正房建于主轴线上,多坐北朝南、正房由主人居住,它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摘编自石开琴《浅析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结构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人居所的选址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民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023-07-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