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600年葡萄牙商人从广东贩往印度的商品价格统计(部分)

商品名称

进价(两/担)

售价(两/担)

生丝

80

200

麝香

640

1600

朱砂

8

14

40

81

上表所示现象的出现(     
A.表明沿海经济发展最好B.促进了白银流入中国
C.说明雇佣劳动迅速发展D.反映了传统工业转型
2024-05-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普遍认为,甘薯是由东南沿海地区经湖广传入四川的。雍正十一年(1733年),首次出现了四川种植甘薯的记载。乾隆时期,川西平原上的德阳、罗江、成都等地的地方志中都出现了甘薯的记载,且认为此物“或生食,或熟食,或磨为粉,味甘适口,老少皆宜”。在川东地区江津、黔江等地,甘薯也因地方官的大力提倡,广泛种植;川南有来自福建、广东移民首种甘薯,其一家一年收获几百上千斤,即使遇到饥年也能安然度过,使本地人很为羡慕。

到了近代,甘薯种植几乎遍及全川。据四川劝业道署统计,清末全川142个厅州县中,有甘薯种植记载的就有127个,全川共载甘薯605万亩,总产量3950.6万担。据1910年三月劝业会的调查显示,在成都的外来农业陈列出的产品中,就有18个地区陈列了当地出产的品质优良的甘薯,有白红苕、红皮红苕、红心红苕、牛奶红苕等品种。民国时期,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四川地区进行了甘薯品种、栽培和贮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从国外引进一些良种和实生苗进行鉴定。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出版了甘薯增产栽培技术方面的书籍,及时总结和推广增产的经验。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良种的推广、栽培技术的个性,甘薯的亩产量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加速,甘薯作为多功能用途原料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品种和新科技也不断引进,四川地区甘薯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据张茜《甘薯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甘薯在四川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四川甘薯种植的特点,并指出建国后又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甘薯在四川的种植为例,说明农作物交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3 . 据《隋书》统计,隋文帝纳谏36件,拒谏5件,结果不明的有2件,纳谏率为84%;隋炀帝纳谏7件,拒谏10件,结果不明的1件,纳谏率39%,拒谏包括征辽东、巡幸江都、平定农民起义等重大事情。以上现象可用于研究()
A.社会矛盾影响谏议数量B.谏议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C.科举制度影响谏官素质D.谏议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2024-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元代中期,吏部统计结果显示,汉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员中占比超过50%,在地方官员中占比超过70%。这反映出(     
A.蒙古贵族控制了主要官职B.南方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5 . 上计制度,始于战国,秦、汉日臻完备。所谓上计制度,就是要求官员在年末时,将一年的政绩,包括户口统计、垦田与赋税数目、府库储积数目、刑狱治安状况、自然灾害情况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写在统计簿册上,向中央政府汇报。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制度代代沿袭不作变更B.中央加强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C.人口隐藏和逃亡的现象消失D.地方政府官员缺失行政权力
2024-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类似今天的账簿和户口名册,文献和出土材料保存了大量秦朝官方簿籍类经济文书,这些文书内容多与会计、统计有关,服务于户籍和行政管理。秦朝这类文书的繁密(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活跃B.促进了乡里社会的流动
C.反映出监察制度的完备D.印证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2024-01-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汉初,封国领土广大,“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据学者统计,汉初全国有57郡,其中十个诸侯共领有42郡,占比达73.7%,中央辖属的郡县之地只有15郡,占总数的26.3%。这一状况表明,汉初(     
A.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B.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
C.诸侯国权力不断被削弱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加强
2024-01-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日本学者曾对日本出土的48批铜钱资料进行统计:在总数554714枚铜钱中,中国古钱占99.8%,其中唐钱占8.54%、北宋钱占82.36%、南宋钱占1.46%、明钱占7.32%,其他朝代的中国钱占0.32%。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力B.货币外流有效缓解日本钱荒
C.钱币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货币D.主要依托钱币进行对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10 . 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
地丁税3281334076.4%2366691126.39%
盐税498587111.62%71724308%
常关税470481410.98%25884132.58%
海关税1820677720.30%
厘金1631682118.20%
岁入总数42504205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