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语·周语上》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据此可知,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B.君主专制权力受到挑战
C.贵族等级分封制已解体D.国家统治基础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的系统结构图,据此可知,大生企业的主要特点是
A.业务经营范围遍及各领域B.体系完整利润丰厚
C.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兼顾D.经营管理科学高效
2022-03-1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襄公,公元前650年-前637年在位。身为嫡长子的襄公,在父亲宋桓公病危之际,请求父亲改立长且仁的目夷为太子,目夷推辞不受。襄公即位后,让目夷做大司马,主管全国军政。齐桓公死后,襄公想要继齐而霸诸侯,此时正值齐乱,襄公便到合曹、卫、邸三国伐齐平乱,立了齐孝公。在执滕子、灶郐君、伐曹国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后,襄公图霸之志愈坚。曾三次主持诸侯之盟,但他的霸主地位并未得到诸侯承认。此时齐已衰,晋未兴,宋称霸的障碍是楚。前639年,襄公欲盟于孟,召楚。楚王怒曰:“号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宋楚矛盾激化。次年,两国战于泓,在楚军渡河后列队混乱之际。襄公说"君子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不重伤”,致使坐失战机,宋军大败,襄公伤股,于次年郁郁而亡。

汉代《白虎通·号篇》曰:“宋襄代齐。不搞二毛(有白发的人),不疑不成列。”《春秋传》曰“虽文王之战,不是过。知其霸也”宋襄公遂跻身传统五霸说之列。

——摘编自刘浦江《“春秋五霸”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把握宋襄公为争夺霸主之位采取的主要行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析宋襄公“跻身传统五霸说之列”的原因。
4 . 草市在我国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史料记载“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草市
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B.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
C.其出现说明坊市制度瓦解D.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儒家的起源,有说源于上古的巫师祭祀人员;有说源于外交政治官员;有说源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关于儒家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体现了
A.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趋向B.历史的真相无法考证出来
C.百家思想都源于原始宗教D.儒家思想具社会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   )
A.女性地位下降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
C.政府控制商贸D.男女同等继承权
2022-03-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资料显示,汉代蜀郡、广汉郡工官制造的漆器上普遍刻有铭文,铭文内容显示出当时制造一件漆器的有素工、上工、铜扣黄涂工、清工。据此可知,当时的漆器生产
A.受到中央政府的管控B.注重工艺产品的精美
C.实行较为细密的分工D.固化了生产者的角色
8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根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贵族政治彻底瓦解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政府将佃农专门注籍为客户,既在原则上保证其国家“编户齐民”的地位,又将其与有“常产”的主户区别对待。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C.土地兼并的加剧D.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时,受李悝“尽地力之教”的影响,两次颁布《分户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构成的小家庭。公元前359年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公元前350年颁布的《分户令》更为严厉:“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即父与子、兄与弟在同一房屋内居住属违法行为。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革除落后的戎狄风俗,也为编定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高士荣《秦国商鞅变法中“分户令”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推行《分户令》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国推行《分户令》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