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8 道试题
1 . 知识分子领略到了劳动群众的威力,开始放弃“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逐渐转变了立场;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深入到工农中去。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开展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北伐的顺利进军D.土地革命的进行
2023-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今甘肃南部)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A.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B.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
C.开启了跨区域贸易局面D.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023-11-13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大多鼓励人口增长,与之不同的是,商鞅注重人口调查,是历史上组织全国范围人口调查的第一人。他理性地看到了人口与土地之间存在着矛盾,强调人与地的对比关系。汉代徐干提出:“国以之建典,家以之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者,其惟审民数乎!”宋以降,人口问题突显,苏东坡有“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之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的论断。马端临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人口质量问题,指出:“民之多寡不足为国之盛衰”。轮嘉时期中国人口快速膨胀,学者洪亮吉在其《治平篇》《生计篇》中,看到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关系,提出“天地调剂之法”与“君相调剂之法”解决人口问题。

——摘编自吴洁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在政策和舆论上主张积极、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创造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2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计划生育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辨证地看待“人口众多”的两面性,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以人均水平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将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人口形势新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我国人口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尚旭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导致宋以后人口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人口思想带来的积极作用,如何理解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发展变化。
2023-11-1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寒晖,人民艺术家,与洗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1925年,张寒晖在北平国立艺专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1936年夏,张寒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恋。他利用家乡独特的地方戏——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结合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进行谱曲,创作了震撼人心的歌曲《松花江上》,一经面世,即被疯狂传唱。之后,在陕西省委接应下,他进入陕甘宁边区。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1945年他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曲子清新明快,歌词生动活泼。该歌曲后改为表演唱,并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在前线慰问时,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摘编自延安日报《张寒晖:人民艺术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寒晖音乐创作成就突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艺术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意义。
5 .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B.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D.注重推进党区廉政建设工作
2023-11-13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这只骆驼,仰天,张着嘴,舌尖向上弯曲,好像因为发声而颤动,似在鸣唱。驼峰上架着平台,方寸之间,托起一只微缩的八人乐团,驼背成为流动的舞台。三彩载乐骆驼俑,1959年出土于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是一件唐三彩陶俑的精品之作。唐三彩作为明器使用,是成唐时期厚葬礼制的产物。

高大的骆驼背上,铺设菱形纹样的毯子。七位男乐师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袍。他们面向外侧,盘腿而坐,倾情演奏。被众乐师环绕着的这位女子,梳着唐代女性中流行的乌蛮髻,右手前举,左臂后拂,朱唇微启,似在歌唱。

华彩绚丽的官廷燕乐,被艺倾城的异域音乐家,衣袂飘飞的宽裳羽衣曲……八人乐团,随着骆驼的脚步,漂移流转,如春天般恣意纵情的狂欢,或许才符合我们对唐朝的想象。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乐舞大唐春(节选)



三彩栈乐骆驼俑            收藏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年代:唐
                                                         图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支持诉讼制发展B.德法共治稳定地方秩序
C.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D.程朱理学影响日常生活
2023-11-13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杨朱提倡“重生贵己”,墨翟提倡“兼相爱”,有一位思想家对他们进行批判,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     
A.法家B.儒家C.道家D.农家
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     
A.天人合一B.天下为公C.为政以德D.革故鼎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现出(  )
A.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