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80 道试题
1 . 截至2020年,我国果品产量达28692.4万吨,产值近2万亿。但是,我国每年有20%以上的果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0亿人民币。这说明(     
A.缩短生产地与消费地距离的必然性B.立体交通体系多样化是时代需要
C.发展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具有必要性D.急需加大食品保鲜防腐剂的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焦·布拉乔利尼(1380—1459)曾说:“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萨卢塔蒂(1331—1406)也认为:“上帝是以仁慈的目光注视着雅各那肥壮羊群的富裕财产的。”这些言论(       
A.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作了舆论宣传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凸显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点D.推动意大利积极寻找通往美洲的航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早期,廷巴克图大规模地复制书籍,复制书籍末尾的标签不仅注明书籍的题目和作者,而且包括手稿复制的时间和抄写本书的书记的姓名,有时甚至还有校对者和工人的全名。这反映出廷巴克图(       
A.成为西非地区的文化中心B.图书复制向专业化发展
C.积极参与传播伊斯兰教D.因学术交流而兴起和繁荣
4 . 在“希腊化时代”,中东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了巴比伦、波斯和希腊文化等文明。同时,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向希腊的输出也空前加强,例如中东的天文学、占星术和宗教。这体现了“希腊化时代”(     
A.文化交往呈现出双向性B.文明冲突碰撞十分激烈
C.东西方文明交融最明显D.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欧洲中世纪城市中的大学普遍得到了政府或教皇的认可,同时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据此推知,当时城市市民(     
A.致力推动古典文化复兴B.社会活动受制于封建领主
C.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7年3月之前,俄国的罢工人数估计有100万人,他们的口号是“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1917年,法国大约有29万人罢工,罢工的口号之一便是“打倒战争”;同年,德国的罢工人数约30万人,他们的要求是放弃兼并、缔结和约。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C.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D.改变了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

材料一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致激进主义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并导致劳资冲突的骤然加剧。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该法案规定,任何工匠若通过结社要求提高工资,或减少、改变工时,或削减工作总量,以及任何人通过收买、规劝、诱导、恐吓或以任何恶劣的手段来唆使任何行业的工匠来实施上述行为,或无正当理由而停工的,经两名治安法官裁决后,亦可判处不超过三个月的监禁或不超过两个月的劳役。

材料二   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不仅给雇主阶层带来巨大压力,也迫使政府不得不通过改善工人待遇、增加工会权利来缓解社会危机。1867年皇家委员会通过的《主仆法》,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刑法对单个工人活动的限制,普通工人第一次得到议会特许的承认。1867年英国熟练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这促使政府必须考虑工会的权利。1871年,《工会法》在英国问世,法律规定,任何工会的活动只要限制在它的职业范围内都不应被视为非法。工会的合法性得到重申。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柴彬《从工会法律地位的演进看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劳资政策的嬗变(1799—197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英国政府对工会组织立场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儒家之和是人伦之和,佛家之和是众生之和,道家之和是天地之和,并相信中国的和文化终会走向世界,呼唤世界的和平,还人们一个朗朗乾坤。据此可知,中国的和文化(     
A.导致儒释道三派难以调和B.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
C.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选择D.反映了儒学的深刻影响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南宋乾道三年(1167 年),朱熹与张栻同登岳麓山赫曦台赏景并共同创作了《登岳麓赫曦台联句》,传为佳话。诗句如表所示,其体现的主旨是(       
创作人诗句
朱熹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张栻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张栻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朱熹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应克服过度的欲望
C.表达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均肇始于此书。西方近代医学在整体系统思维方面远不及中国,中国医学不仅认为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者的统一、还特别强调天人之际即机体与整个宇宙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在诊断学和内、外、妇、儿、针灸等各临床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东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对中国16世纪以前的本草之学的集大成著作。全书52卷,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载有药方11096个。李时珍在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分类的基础上,依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分为62类。而且每药首标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此后依集解、释疑、正误、气味、主治、附方为序,次第展开。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科学的一部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在海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证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

——摘编自王锦贵主编《中国文化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医学的特点,概括指出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本草纲目》对中国传统中药学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