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下面是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示意图。据此可知(     

A.保护遗产传承理念已深入人心B.文化传承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了人类文化共享D.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2024-06-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面是近代某报刊发表的一幅宣传画,这可用于研究(     

A.土地改革政策发挥出积极效果B.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敌后战场
C.抗战得到国内各阶层普遍支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作用
2024-06-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重大时间年表

时间事件
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发动英荷战争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宣布民族自决的权利,申明以独立为基础不干涉内政原则等
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欧洲各国通过维也纳会议等建立起维也纳体系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行,宣布废除秘密外交和不平等条约
1919年各国签订《国际联盟盟约》,建立了国际联盟
1919~1922年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年50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成立了联合国组织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摘编自王铁崖《国际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中国在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版图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人口也急速增长,并伴随全国范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陕西、甘肃两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中、西部,地理上较其他省份距新疆更近,甘肃省更是与新疆毗邻。在清代,甘肃一省的管辖范围远超过今天的行政区划,还包括了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青海省的东部。为了镇守西陲,保持在当地的军事防御力量,有多达两万名满蒙八旗兵及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兵,分别从东北、张家口、西安、宁夏等地奉调移驻。有组织的移民出关以甘肃省无业贫民为对象,经过招募,在官府组织及资助下分批前往新疆,安置于事先勘查好的屯区。乾隆中叶以后内地人口向新疆迁移形成了大势,这样说是因为上述各类形式的人口移动中都能看到陕甘回民的身影。如回民李应福,乾隆五十年(1785年)时他以73岁的高岭仍在新疆叶尔羌经营店铺。清廷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多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以北疆地区为中心,出现了内地移民大量聚居的现象。

——摘编自华立《清代陕甘地区回民向新疆的迁徙流动—以乾隆时期的事例为中心》

材料二:英国拥有2万居民以上的城市,人口的实际增加数在1821~1831年间是110万人,1831~1841年间为127万人,1841~1851年间不下180万人。1750年以前,英国西部、西北地区人口稀少,比如兰开夏郡每平方英里只有156人。到了1851年,有几个主要区域平均人口密度都超过每平方英里800人,如伦敦、东兰开郡和西约克郡之间的工业区、西米德兰地区特别是伯明翰的工业区等。英国的总人口从1801~1831年中,每十年以将近16%的比率增长,而同一时期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得更为迅速。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乾隆中期陕甘人口向新疆迁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引发人口变化的因素。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坚持抗战,才能使抗战胜利最终属于中国人民,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摘编自黄文宏《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与中国革命》

材料二: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运用历史眼光分析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并纵论国际历史,作出“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的战略论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斗争到底、革命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摘编自路军陈嘉薇《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战略观》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大力推动经济建设,奋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有力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的主要举措。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宋朝科举取士达10万人,是唐朝的5倍多。入仕为官的门第限制被打破,寒门士子凭真才实学通过考试就能获任官职。为彰显公平,高官贵胄子弟入朝为官反而受到一定限制。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宰相李昉之子进入殿试,太宗为避嫌疑,取消其考试资格。同时,通过政策倾斜,对偏远地区的士子给予特殊照顾,布衣出身的进士比重大为增加。如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录取的601名进士中,有417人出身布衣。

——摘编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材料二:孙中山说“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考试之材料不良也。”他还说:中国历代考试制度不但合乎平民政治,且超过现代的民主政治,“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在科举制度废除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未能重新建立起公开、刚性和程序化的选官制度。当时,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甚至倒退到科举以前的形态,直到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和实践的形成,我国文官选任制度的真空才得到填充。

——摘编自房列曙《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

材料三:中国于2006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摘编自贾海藏《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路径:科学化+法制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取士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并简析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所呈现的趋势。
2024-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大国开始盛行“有限战争”理论,即重视有限的目标、有限的规模和灵活的选择,使战争小型化并保持低烈度。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大国纷纷推出立足于打小型战争和局部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这一变化(     
A.基于对战争风险的理性认识B.说明苏联不断实施战略收缩
C.印证了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D.表明美苏间冷战方式的变化
2024-05-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20年11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租让制的法令。苏俄采取“租让制度”,将某些重要资源、森林、矿山甚至工厂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这表明苏俄(     
A.实施五年计划来发展重工业B.通过让渡部分主权吸引外资
C.利用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经济D.重视发挥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2024-05-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9 . 1860年,美国南方的棉花产量达到384.1万包,比1808年的7.32万包多几十倍。同年,玉米产量为8.388亿蒲式耳,也多了几十倍。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源于(     
A.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B.工业化的持续推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024-05-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如果说启蒙运动在17世纪的英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试图在上帝的羽翼下发展理性的审慎主张,在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那么它在稍晚的德国思想界则表现为一种努力协调理性与信仰的稳健立场。据此可知,启蒙运动(     
A.开始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B.符合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需求
C.构建起人类社会新的蓝图D.冲破了传统基都教会精神独裁
2024-05-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