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宋代的部分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可用于说明宋代(     
诗歌作者
“夕阳道观鸣钟鼓,夜月人家奏管弦。杨柳影中沽酒市,芰荷香里钓鱼船”【宋】韩亿《洋州》
“翠幕管三东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宋】曾巩《送抚州钱郎中》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店铺)区。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宋】方回《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A.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C.中外经贸往来日渐频繁D.坊市分区制度根深蒂固
2024-03-1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同贾思勰出生于益都(今属山东)的儒学世家,有深厚的儒学造诣,但学者们对其著作《齐民要术》的创作意图的认识却大相径庭,集中体现在《齐民要术》是“为帝王师”和向平民百姓宣扬生产技术的争论。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研究要重视史料实证B.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
C.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D.阶级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认识
2024-03-12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时,撤治粟内史(九卿之一),改设大司农,主管农业,兼管财政。同时,西汉掀起水利工程建设高潮。这些工程耗资巨大,如修建河东渠田、开凿漕渠,“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汉武帝采取上述举措主要是为了(     
A.执行重农政策B.缓解财政危机C.巩固统治基础D.改善农业环境
2024-03-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2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2月28日,英法美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这一事件(     
A.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B.表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达到顶峰
C.为日本再次侵略中国积蓄力量D.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初,朱元璋在湖广境内大量设置河泊所,对渔业生产征税。明朝中期以后,各地河泊所不断被裁撤,至清康熙年间,全国仅存二十一个河泊所,至晚清光绪年间已无一留存。河泊所的消亡折射出(     
A.农耕经济的衰退B.地方治理的缺失
C.频繁战乱的破坏D.自然环境的改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代重鬼神,礼制比较规范,礼器性质比较明确,礼器上有大量代表性的商代纹饰,有非常强烈的图腾内涵。而西周时期,尤其是中期以后,祭祀活动的器物显得有些随意;到了东周,贵族们甚至将原先的祭祀用器改头换面制作成生活用器。这一趋势说明(     
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B.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C.祖先崇拜氛围淡化D.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2024-03-01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7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发现中晚商时期的赵窑聚落遗址,这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含铜、石、骨角、蚌、陶等。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B墓葬出土的铜戈和遗址陶器上再次发现“↑”符号。对外军事斗争成为该聚落的主要职能
C在五号房址的前室东壁北部有一半圆形壁炉,壁炉直径0.8米。该壁炉经红烧土浅沟进入隔壁内室硬土面下(长期熏烧导致土面硬化)。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一定的采暖技术
D该遗址周边还有一些战国遗存以及少量汉代遗迹。战国和汉代民众注重学习商代的生产生活技巧
A.AB.BC.CD.D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正炎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往往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的社会动乱时期相联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按照侯外庐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诉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唐代中叶为分水岭,“前一时期农民起义主要表现在反徭役并争取人身权方面,因而其口号所包容的思想主要是一种狂暴式的财产共有或共同劳动的教义,后一时期的农民起义主要表现在分产均产方面,因而其口号所包含的思想主要是一种更现实的财产平均的教义”。

材料二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对大同理想的探索,没有超越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也没能超越传统的皇权主义思想,太平天国的大同梦想最终化为泡影。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财产共有,反对私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工商业以及学习现代文明的主张,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法实现,但多少已经有了现实的成分。与康有为的“大同之世”相比,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更为贴近现实,在分析西方社会弊端与当时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大同思想跟随着历史的脚步,逐步由空想走向现实。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共性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同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欧洲文化在拉美处于突出的领导地位;20世纪前半叶,拉美出现了将现代西方文化与拉美土生白人文化相结合的土著主义思想,抨击美国式文明的爱丽儿主义及马克思主义思潮。这反映了拉美(     
A.文化价值取向影响民族独立运动B.意图探索独立的文明发展道路
C.文化植根于传统印第安社会之中D.彻底摆脱西方文化影响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派人兴修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灵渠。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服务统一岭南的需要B.推进中原农耕技术向南传播
C.贯通南北交通的驰道D.振兴桂林和象郡的经济文化
2024-02-28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