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不同经营面积的农户纯收入数据表(以四地177家农户为调查数据来源)

经营面积户均纯收入/元亩均纯收入/元每劳动单位纯收入/元
5亩未满122.65930.91250.051
510174.24323.55166.691
1015251.57321.06577.407
1520372.93422.26987.680
2025397.19317.596103.880
2530563.78021.240129.562
3035535.23516.264125.446
3540517.68013.91697.089
40亩以上736.17513.007120.290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当时,大、中、小型机械已经进入农户家,农户主要经营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进入农户的经营领域。从1979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人均占有土地状况大大改善;农户拥有先进机械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生产工具占比不断降低。2009年至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异军突起,进城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农户生产或经营方式都高度市场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勇亮《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研究三大历史时点的比较与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1936年农户经营面积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农户采用的主要耕作模式。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 . 北朝所著《魏书》记载“(曹)魏所受汉传国玺”,并认为北魏所处的北方中原地区是真正的正统发源地。南朝的《南齐书》则记载“魏朝(北魏)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认为南朝才是传承正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趋势显现B.华夏认同意识强烈
C.官修史书杜撰史事D.南北矛盾不可调和
2024-02-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80年以来,市场价值的重新被发现和利用,政府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私营部门、非盈利性组织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职责。公共服务由一元供给走向多元供给,成为当代西方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趋势。这一改革(     
A.使基层治理全面走向市场化B.反映了政府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C.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D.强化了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42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这反映出(     
A.世俗王权借助传统对抗教会B.正统思想借助古典文化扩大影响
C.基督教会分裂趋势已经出现D.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迹象
2024-01-15更新 | 980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苏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还多次授予年满70岁以上老人刺史、县令、县君等官职,并赐予物质,多次下诏规定男子75岁以上、妇女70岁以上可免除其家庭一人徭役。《唐律疏议》按年龄对老人给予相应的刑律宽免。这可以说明唐朝(     
A.倡导尊卑等级观念B.传承尊老养老风尚
C.逐步完善尊老措施D.人口老化趋势加强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是南下移民的交汇地,那里的人来自中原各地,言语腔调各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留驻下来的移民和本地人交融,并产生了大家都能接受和听得懂的地方语言。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交融
C.民族矛盾逐渐得以缓和D.社会动荡引发民族迁移
8 . [新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

材料   土地高度集中是在近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下存在的一种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到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时,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趋势非但未能遏制,反而逐渐加深。国民党在执政中试图改变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社会现象,出台了土地法令和《细农保护法草案》,提出“佃农缴纳租项等,不得超过所租地收获量的百分之四十”。中国共产党也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法令,并不断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适时进行调整。两党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平均地权”,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但两党的土地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有很大的不同。

——摘编自廖光珍《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比较)

根据材料,围绕“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9 . 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10 . 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
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