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秦朝崩溃和东汉衰亡的原因相似之处是
A.外戚干政B.宦官专权C.军阀割据D.农民起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2020-09-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019-05-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五代时的冯道,几乎是“不倒翁”“好好先生”的代名词。冯道生于河北的一个贫寒之家,但不耻清贫,品性淳厚,孝而勤学,颇有古风。冯道任河东节度使掌书记时,尽力调和李存勖与郭崇韬的矛盾,表现出非凡的胆量见识。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冯道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多次劝谏君臣“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并朗诵唐代聂夷中《伤田家诗》,大力提倡关注农民疾苦。明宗识字极少,等冯道走后再找人连句解释清楚,倒也能够采纳其建议。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在冯道主持下,依照唐代刻本《开成石经》及其注,端楷书写,能匠刊刻,印行《易》《书》《诗》《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札》《礼记》,史称《五代监本九经》。后周世宗柴荣认为自己的实力如山像唐太宗一样平定天下,冯道直言不讳地说:陛下未可比山,也未可比唐太宗。

对于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冯道预见到“知之者罪之者,未知众寡矣”。果如所见,历来对冯道的评价不一。毁之者如欧阳修认为: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誉之者如苏东坡说他是“菩萨,再来人也”,王安石说他是“佛位中人”,当代文化大师南怀瑾称赞他说:“财色两病皆无,炉火纯青,无懈可击”。

——摘自《齐鲁晚报》《冯道的道》


(1)根据材料,指出冯道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对冯道评价的主要看法及差异出现的原因。
2019-04-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第三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08-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6年普通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6 . 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     
A.国家利益的冲突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C.美苏均势形成制衡D.“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外部原因主要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企业家“实业救国”思想驱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辛丑条约》的签订,无疑是将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推向内外矛盾危机的边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是开明大臣和民间实业家暗藏于心的救国方略,清政府发谕商议从西方采购器物,确定经济改革制度。1902年,清政府派遣庆亲王之子、贝子载振等人到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对国外商务管理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回国后,载振奏请朝廷筹划并建立了中国商部衙门。商部在1903年10月获得在各省开设矿政调查局的资格,出台了《矿政调查局章程》。1904年,清政府的《商会简明章程》公布于众,在遍及全国的商务贸易区和通商口库,都依据会章程建立商会。1904年,私人投资铁路的行为日益增多,在《铁路简明章程》颁布后,曾有18家民营资本出资兴办铁路,在民办铁路斥资中,共募集六千万元左右股款,是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民间资本发展的一个巅峰。

——摘编自赵丽英《清末民初经济制度改革及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请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作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固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工业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根本分歧在于谁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谁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存问题。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l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l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一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
(3)材料二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5)请你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建议。
10 . 从1948年到1957年,海外学子归国形成热潮,仅从美国就回来了1000余人,各国归来的总数达到3000余人,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华罗庚等是那个时期归国专家的代表。促成这一热潮的原因之一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祖国建设事业的感召
C.金融危机的冲击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