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37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伍德盖特(小说中的一个工业城镇),污渠遍地,秽物成堆,污水成滩,简直是瘟疫重疾的温床,散发出的气息足以污染整个王国的空气,让整个国家笼罩在疫病阴影之下。

他们之间没有往来,彼此漠然,对彼此的习惯、想法、感受一无所知……他们仿佛分属于不同的物种,一直以来吃不同的食物,顺应不同的风俗习惯,遵从不同的律法制度,“他们就是富人和穷人”。

(工厂)有好几层高,都是在室内后加上的楼层。整幢建筑破败不堪,很大一块面积是制钉坊,每层都有好多台重型铁制机器同时运转,随着机器的震动整个楼体每一处都吱呀作响。楼板严重破损,有些地方可以透过板缝直接看到下面,有些楼层用几根支架勉强支撑着。

再看看从地上(矿井)爬出来的小家伙们!其中很多是女孩儿,可爱的孩子,还很娇弱而害羞,却肩负起最重要的责任,往往最早下矿最晚出来。

(集会上)工人们怒吼道:“我亲爱的朋友们,能拯救我们这个民族的就只有一个办法—好好来上一场大罢工!”

——摘自英国作家迪斯累利创作于1845年的小说《西比尔》

材料二   迪斯累利(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在敲响警钟:底层的未受过教育的工人大众是激进政治运动的火药库,若把握不好局面往往会回火,造成激进派领导人无法控制的局面。

由此可见,关于如何解决“英格兰的状况问题”,迪斯累利显然反对试图通过工人阶级自行斗争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做法,而是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引起“富裕民族”对“贫穷民族”苦难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重新建立起社会的有机和谐。

——摘自熊颖哲《小说<西比尔>中的19世纪“英格兰的状况问题”》


(1)材料一说明当时英国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简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
(2)对材料二中迪斯累利关于工人运动的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重世纪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备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烃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自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之后,其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期做总统,或许应该是一件爽快轻松的事情。但罗斯福从上任的第二年开始,就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监管经济的措施。这在一贯倡导自由竞争的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而且,政府监管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垄断性的大公司和大财团……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国家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一直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美国人,也尝着以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重新审视政府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发展的启示。

4 .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公民大会遗址

图二陶片点票

材料二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而自由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另一个标准是按照个人所喜欢的方式来生活。……民主离不开自由,而自由也离不开严格的政治平等。……民主的正义观念是指数量上的平等,而不是基于个人能力上的平等。民主政体中穷人比富人拥有更多的主权权力,因为穷人占多数。

——摘自《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雅典居民比例示意图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的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

5 .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你有何评价?
【材料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透过材料所示内容并结合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华盛顿说:“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 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4)①材料四中孙中山的学说体现了怎样的特点?②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016-12-07更新 | 8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