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封君封臣制度
(1)产生:社会动荡和____的产物。
(2)含义: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3)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____
(4)影响:国王或____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____,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5)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

——摘编自【法】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特点。
____   ②注重契约与仪式   ③双向权利和义务   ④层级间相对独立等
(6)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

——严复译《原富》按语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____
2022-09-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8中古时期的欧洲-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2022-08-28更新 | 882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必做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17918月,德康比夫人出版了题为《妇女之现状》的小册子,要求“占人类一半”的妇女享有政治权利。17919月,《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刘大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

材料二   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得到发展。约翰·穆勒在《妇女选举权的授予》《代议制政府》中为两性政治平等的原则辩护。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

材料三   1923年,“全国妇女党”起草制定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简称ERA),其核心是公民的天赋人权不能以性别为借口而被否定或节略。1973年后,反ERA运动蔓延至全美,至19826月,ERA只获得35州批准,最终仍无法摆脱“夭折”命运。《平等权利修正案》将男女置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之中,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根本性颠覆,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而女性则是反ERA运动的主力军。传统社会性别观仍然存在于多数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固守传统性别身份的女性自然不在少数。她们坚信ERA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基,破坏了基本的家庭和性别关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伤害。

——摘编自王业昭《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的反女权运动——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英国女权运动的诉求,并分析两国运动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出现的新动向并分析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9世纪是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或者说,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的初级形态,这种形态的世界体系虽然已经具备一个辐射世界的经济体欧洲国家运动的世界市场,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并未真正进入这个体系,它们是欧洲殖民帝国的奴隶。从这个意义上说,初级的世界体系具有两重性质,它既是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又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体系的政治结构。早期的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是畸形的,保留着传统的帝国形态。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历史反映出世界体系初级形态的解构过程,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战后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摘编自余伟民《“世界体系”:20世纪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6—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
(2)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世界殖民体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7-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它经过苏维埃国家发展的一切经验的考验,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苏联共产党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

材料二   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为了认真改进对农业的领导,必须使我们的干部注意经济问题,注意减少生产中所花费的劳动,现有的材料表明,我国生产一公担牛奶和肉类所花的劳动要比美国多得多……

——摘编自《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214日),齐世荣总主编,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1分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苏联模式的弊端,并列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措施。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23-07-30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西方法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其法律体系、法律秩序相当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在其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历经王政、共和、帝政分权和帝政专权四种政治形态,不同时代的立法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当时,东罗马帝国已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君主专制国家,对共和精神乃至帝政分权精神是绝对排斥的。历代皇帝为整理罗马法这一庞大的历史堆积物作了极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到了查士丁尼皇帝的时代,罗马法仍呈现“混乱”“矛盾”的面貌。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从公元528年到534年,仅6年时间共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和《法理概要》三部法律文件,他死后,法学家又编成《新法典》,这些法律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摘编自徐国栋《查士丁尼及其立法事业一兼论法典法的弊端及补救》

材料二   巡回审判最早出现于亨利一世时期,但那时只是偶尔使用,未成制度。亨利二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巡回区,定期派遣王室法官巡回全国各地受理案件。巡回法官在地方主持审判时,因其采用陪审制,判决更为公正,对当事人更富吸引力。所以,巡回审判制度的后果是将大批原本由地方公共法院或封建法院审理的案件转移到国王法院。由此,国王司法权延伸到全国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国王法院包揽了全部的刑事案件和几乎全部的自由土地纠纷案件。

——摘编自李培峰《英美法要论》

材料三   《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第39条的重要性是其他条款所无法比拟的。该条款规定任何自由人,除经其同辈依法审判或根据这片土地上的法律,不得加以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自由、流放和任何其他损害。就该条款的内容来说,以下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自由人”的概念。在当时来说,自由人实际上就指封建贵族和中产阶级。二是“经同辈依法审判”,是指当事人有获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据苗延波《法治的历程》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查士丁尼编撰《罗马民法大全》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西方法律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中世纪“巡回审判”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英国政治与法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法律的角度,简要评述《大宪章》颁布的影响。
2022-12-20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一)(12页)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在煤资源比较丰富的英国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政治本身的内在价值和贸易的兴起,两者结合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强,他们对规则加以干预和改变的力量也大大加强,而这些规则的改变就带动了17世纪英国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工业革命把英国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一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同时,在乔叟与莎士比亚文学中造就的仅六七百年的现代英语,通过殖民等渠道广泛传播,最终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

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项目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及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
2023-06-01更新 | 268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启了世界性的交流和联系,罗马文明把极具开创、进步意义的希腊文明继承下来,并在地连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罗马人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从此,地中海世界的各地区、各民族由相互闭塞逐步走向对外开放,由彼此分散逐步走向密切交往,世界历史开始了更新、更广阔的篇章。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23-06-02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唐朝的民族关系
(1)概况
方位概况
西北
(突厥)
①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统辖天山南北
北方
(回纥/鹘)
①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②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③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
西南
(吐蕃)
①和亲:7世纪前期,____入藏,唐蕃和亲
②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东北
(靺鞨)
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____

(2)特点与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①特点:a.____;b.先试点后推广;
c.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d.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②影响:a.促进了民族交融;b.推动了边疆开发;c.巩固了国家统一;d.____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世界历史》(华师大版)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022-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7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