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城市基本上同帝国行政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一样,由中央政府通过各级行政官僚紧密控制,是一种城墙都市,是统治权威的象征。传统城市统治着广大的农村地区,两者存在着城—乡共同体、连续体的关系。而在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在中国的沿海沿江地区逐渐建立起来,它们多因商而兴(如:广州是中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口岸),同时,它们也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主要据点,德人在青岛,英人在香港,上海的都市设计都遵循着西方模式。此外,这些城市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城墙,但租界里的新马路与新市区形成“十里洋场”,逐渐与广大的内陆乡村隔绝,造成近代“都市中国”与“乡村中国”的明显区别。

——摘编自刘石吉《传统城市与通商口岸:特征、转型及比较》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国先后开辟了70多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一身二任”的特点,又决定了它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又是输入近代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前哨。开埠以后,随着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舶来和建立,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摘编自陈朝辉《从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传播看中国城市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通商口岸与中国传统城市的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通商口岸发展的认识。
2023-03-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律权利的价值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人的基本利益需要的尊重和对基本人格独立的重视,从侧面展现着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西法律权利的变迁过程中,两者的法律传统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范型。中国传统法律权利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的是义务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主张法律与道德紧密结合,共同为治。西方传统法律权利文化则深受自然法的影响,体现的是权利为本位的价值观念,遵守法律不仅是一种法律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讲,守法就意味着守德。两种文化各有其固有价值,应理性审视。

——摘编自王小国《论中西传统法律权利文化的差异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西方法律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这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启迪。下面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朝代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治国思想
王位世袭制君权神授,替天行命(即受天
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内外服制命而王,听命于神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原始民主传统敬天保民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家思想“以法治国”
内外朝制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制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
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唐中期以后“藩镇制度”文武并重,兼容并包
北宋“二府三司”路州县制;设“通判”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中书省行省制;设宣慰司管理边疆事务附会汉法,实施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废宰相;设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明初)重典治国
设军机处省府(州)县三级制;督抚制敬天、法祖、勤政、亲贤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朝代,围绕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朝代,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奏院是北宋时期的新闻采编与管理机构。熙宁四年二月,王安石变法时期,宋神宗下诏,禁止军功授官与恩荫补官出任进奏院主官,“臣僚之家,不得陈乞子弟勾当”。同时规定由变法群体控制的中书门下掌握拟定进奏院主官阙员和复议人选的权力,但由反变法势力盘踞的枢密院负责候选人选。诏书还授命属于内侍机构的通进银台司监管进奏院,负责新闻的登记呈递。宋神宗以前,进奏院每五日编辑一次新闻,先要上交枢密院审查,后才能“定本供报”。熙宁四年十一月,反变法的一方进言,建议废除“定本供报”,因为变法阵营没有提出反对,最终得到神宗批准。北宋初期,进奏院新闻内容中规中矩、时效性不高。一些进奏院胥吏为迎合士大夫们的需求,便私自将朝廷内幕透露给民间小报。熙宁六年,朝廷颁布法令,加重了对进奏院内部泄露机密的处罚力度,并给予对举报泄密者更高的奖励。尽管宋神宗改革心切,但在变法与反变法双方争夺控制进奏院时,并不轻易表态。然而,在维护政权稳定,防止朝廷机密外泄方面,三方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摘编自魏海岩《王安石变法中的进奏院状管理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进奏院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北宋进奏院改革。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的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在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务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联邦政府的义务和权利是简单而又容易界定的,因为联邦的结成就是以解决某些全国性的重大需要为目的的;而各州政府的义务和权利就复杂了,因为州政府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细节。当国家遇到重大危机时,从联邦和州政府这两大权利主体的角度看,联邦政府插手原本属于州政府范围内的事务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州政府需要依赖统一的全国性的联邦政府协调各州出现的关键问题,也需要来自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政府补助。最终结果是,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

——摘编自托克维尔(法)《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既受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响,又受苏联经济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当时人们有一个共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集中统一,而执行国民经济计划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因此,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仅设立了一系列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而且特别强调了它们自上而下的集中统一。对此,周恩来强调:“现在,为了适应即将开始的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和集中领导,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当时有人作了一首八行押韵诗,归纳了这一政治制度的正确功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委员会开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创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公民与教徒》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福利国家”一词,到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向来以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尊重传统的英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引领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与英国当时内忧外患的国情有着必然联系。经过18321867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包括工人在内的无产阶级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此外工党在选举中获胜并担当起将福利国家价值观付诸实践的职责。英国“高税收、高支出、高福利”的福利国家体系的弊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益显露。20世纪70年代,社会福利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9.4%,直接导致了国债总额滚雪球似地迅速增大。此外,一旦最低收入有了保障,最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供给,对福利的依赖性使得吃大锅饭的想滋长起来,从而引起经济效率的损失。

——摘编自过慈明《论英国的“福利国家”陷阱》

材料二   在撒切尔政府改革前,英国社会保障津贴标准一般将家庭收入和物价水平作为参照,为了抑制津贴上升,政府在1982年颁布社会保障法,规定津贴标准仅由物价水平决定。1980~1981年,撒切尔政府将病人、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者的短期津贴减少了5%,并规定养老金的补助标准应不超过平均收入的20%。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撒切尔政府打破福利政策惠及所有居民的惯例,规定只有由子女及丧失工作能力的家庭才能享受收入补贴,并在1989年发布国民健康服务市场化政策,寻求解决福利问题的另一条更好的出路。

——摘编自豆丁网《撒切尔政府福利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英国福利国家构建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归纳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年到1945年间,西方处于全球事务的中心。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使他们有能力去统治地球上的欠发达地区,也可以使他们专注于如何压倒其他国家。保卫和平的旧权力均衡体系是靠确保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得对其邻国的优势来维持的,但这种体系由于全球经济竞争而面临崩溃。同时,各国内部日趋紧张,受到社会动乱威胁的地主阶级和中产阶级试图平息那些要他们做出政治让步的不断高涨的喧嚷,因为这种要求与他们仍然企图大权在握水火不容。在这一期间,经历1914年和1939年的世界大战,使他们从昔日的顶峰跌落下来,从此不再是世界命运的唯一主宰者。

——摘编自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9世纪中叶,各地郡法庭由12名贵族组成的法律委员会把持,但判决仍要获得全体出席者的同意,而这一时期集体判决制原则也开始体现在习惯法之中。诺曼征服后的基层法庭是封君法庭,当封君与封臣之间发生纠纷时,封君召其直接封臣开庭。国王法庭几经变易,参与法庭的封臣人数和身份不断变化,从贵族会议转为御前会议,最终被称为“议会”。当时国税的征收渐多,引起了各级封建主和市民阶层的不满,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在《大宪章》中补充了国王征税应获得议会批准的条款,而议会权力的扩大也为大贵族提供了要挟国王的武器。1237年,大贵族迫使国王改组政府、吸收大贵族推选人进入御前会议,随后经过改革,议会的立案法官等职务逐渐被大贵族把持,使其真正成为议会的主体。1258年“牛津条例”宣布,议会法案享有最高权威,任何人的任何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几经废立,直到1322年类似条款终于写入议会法案。

——摘编自刘新成《再议英国议会的起源》

材料二   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有联系的贵族,在城乡中、下层人民的广泛积极的支持下,推翻了专制君主制,王权作为权力体制的一支,既保持独立以制衡议会又受议会钳制。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思想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化。此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得以更快地向前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英国革命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马克思称:“1648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英国议会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视“大一统”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政治追求。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一贯提倡“大一统”的思想观念。《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提法,得到先秦诸于百家各思想派别的一致赞同。各边疆少数民族也都普遍认同“统一”的政治观念,汉代的匈奴说自己的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唐代西域的突厥政权自称“桃花石”(即中国)。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

——摘编自底蕴《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左宗棠主张海防和塞防并举。他建造福州船政局,注重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技工,强化东南沿海水师,十分重视台湾、沿海各战略要地的军事防备。在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局。他力主援越抗法,希望打破法国侵吞我国资源的企图。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宣称“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目的是保卫国家任何一寸领土,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

——摘编自李风《左宗棠的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内容,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招收的学生大多数都出身贫寒,例如颜回,《论语·雍也》记载说颜回居住在“陋巷”,只靠一碗饭、一瓢水维持生活;又比如仲弓,他的父亲很贫困,家里连一小块地也没有;另外还有子路等人也都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拒绝收他们为弟子。

——摘编自陈顺珍《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   汉武帝兴办官学,但并未使私学停止,相反,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得到发展。许多硕学名儒,在未从政或任博士之前,一直从事私人教学,还有一些已经为官者仍然从事收徒教学之事。汉代私人教学从形式上分为“蒙学”或“精舍”(或称精庐)两种。蒙学即童蒙的地方,也就是启蒙教育。精舍是私人专门建立的教学基地,由当时的经师大儒创办,这种私学兴起于西汉,到东汉时特别兴盛,其普及程度在古代史上空前。精舍的学生都比较多,少则百十人,多则千人以上。

——摘编自曹新洲《汉代社会教育》

材料三   书院教育与理学传播的结合,是在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实现的,为了“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成为儒学发展的关键,因而理学自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师道,重视通过教育讲学在民间传道。而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倡导的自由讲学,为朱熹、吕祖谦等人的学术辩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南宋时期书院重视道德完善与人格教育,理学家制定了书院学规,如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强调求学的目的在于正已、修身,而非追求功名利禄。理学家的“弘教化”和“广设庠序之教”,使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是可以“正以民心”,以达太平盛世之目的,于是官府大力支持书院建设,并逐渐将其纳入官办学校系统。

——摘编自王晓龙《宋代书院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与书院教育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