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达1280万人,占当时美国劳动人口的28.4%;德国失业人数达600万人,几乎占全国工人的一半;英国失业人数近300万人,法国失业人数达150万人。这反映了经济危机(       )
A.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B.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C.加剧世界紧张的局势D.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2 . 19世纪30年代,当英国工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法国工业革命大规模展开之时,德国才开启工业革命的步伐。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40多年中,德国迅速由工业化,“追随国家”变成了“先锋国家”。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
A.德国超过英法占据世界霸主的地位B.德国与英法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D.英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023-07-03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巴黎公社规定,“凡在公社学校上学的学生,今后一切学习用品,概由教师向区政府领取,免费发给。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学生索取费用”。这可用于说明,巴黎公社(       )
A.防范官员贪腐B.崇尚科学精神C.推崇依法治国D.注重民生问题
4 .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可以通过缴纳-定数额的金钱为自己赎身,成为自由民。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这些现象有助于(       )
A.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B.消除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稳定俄国国内社会秩序D.改变封建地主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米开朗琪罗善于雕刻和绘画,其雕塑作品《大卫》和《摩西》,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展示了人体美和内心美,歌颂了人的力量与伟大。据此可知,这些作品(       )
A.肯定了启蒙运动的主张B.表达了鲜明的反封建精神
C.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D.契合了时代对人的重新定义
6 . 古代雅典的法律规定,凡属国家机关,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管理;凡属国家大事,雅典公民都有权参与决策。一切管理和决策活动不需要别人代表,而是公民自己以完全独立的主体直接参与。这表明古代雅典(       )
A.全体居民参与城邦管理B.公民是城邦民主的主体
C.公民权利高于城邦利益D.公民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
2023-07-03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以前,民众对善政的地方官员,往往采取向官府陈状、直诣宫阙、遮道攀辕等方式乞求留任。宋初朝廷只禁止诣阙方式,徽宗至南宋时期则禁止任何乞留。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官员久任是地方割据的根源B.政府强化对地方政治的调控
C.朝廷有意塑造和谐政治氛围D.民众诉求左右选官制度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腊人对神的态度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是追求向往,人甚至敢开神的玩笑。希腊人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哲学领域,思考世界的本原,探讨悖论的逻辑;运用到科学,研究杠杆、滑轮、浮力,发现数的奥秘。这反映出,古代希腊(     
A.理性精神有所发展B.社会思想日益多元
C.忽视道德倾向严重D.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说:“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司马相如的赋把能够写入作品的东西,都铺陈其中。司马迁的《史记》文史哲、天地人面面俱到,各类人物纷至沓来,各色事件异彩纷呈。这说明汉文化(     
A.发展具有渐进性和包容性B.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C.体现了气势恢宏的进取性D.具有兼容并蓄时代特征
10 . 明清时期,部分书院强调“实学”“实事”“实行”“实习”,要求学生学习农学、谷粮、水利等内容并付诸实践;书院教育内容上不仅引入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教材,社会科学方面也日益增多。这反映了当时(     
A.官方教育机构逐步发展完善B.政府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C.教育呈现科学和务实的学风D.书院是研习西学的主要场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