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唐代农事诗创作数量庞大,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诗作的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诗句作者及出处解读
A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丘为《题农父庐舍》该诗描绘了唐代农业生产铁犁牛耕的普及和农民生活的富裕满足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其二》该诗反映了两税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财政危机,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
C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该诗可以佐证两税法实施后社会矛盾的缓解
D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白居易《赠友五首》该诗可以佐证两税法的推行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AB.BC.CD.D
2023-02-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的社会发展】

材料一   列宁认为应与西方社会和平相处,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削弱对手、壮大自己,并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而后斯大林废除新经济政策,采用高速度工业化、全盘农业集体化,以便使苏联在最短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但由于计划经济下的多种政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苏联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变动和激荡,这种政治体制在斯大林逝世后几十年中都未得到根本改变。此外斯大林与美英两国大搞“实力外交”,并试图通过经互会等组织控制东欧国家,严重违背了列宁的国际主义原则。到了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领域的建设,扩大了集体农庄和自营农场的的自主权,试图以经济杠杆带动生产发展。但由于大规模垦荒、与美军搞军备竞赛,使苏联进一步陷入危机。直至戈尔巴乔夫,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后,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

材料二   由于俄罗斯旧版历史教科书出现了“去苏联化”“去苏共化”等对历史事件的诋毁性解读,成为各种势力煽动反俄情绪、鼓动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工具。因此包括广大民众在内的阶层提出"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在2004年4月的民意调查中发现,对列宁的正面评价在民众中仍然超过55%以上,对工业化也产生了新的评价。为了治理历史教科书乱象,普京继前两次任内干预历史教科书,在第三次任职时提出编写统一历史教科书问题,其中包括2003年取消“抹黑”历史的教科书、2009 年成立直属总统的"反击篡改历史行为的委员会"。有俄罗斯学者指出,俄罗斯应进一步在欧亚经济联盟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历史教育空间,强化这些国家间历史与文化联系。

——摘编自吴恩远《还历史公正——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由"去苏联化"到理性看待苏联历史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图1、图2分别为埃及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打磨整齐的巨石堆砌而成,高度近140米,建于公元前26世纪)和美洲最高的金字塔(提卡尔神庙金字塔,由石灰岩堆砌而成,高度约70米,建于公元8世纪)。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图1                                                            图2
A.世界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
C.金字塔建筑都承担祭祀的功能D.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启超在1900年创作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诗中,提出了“四大文明古国”一说,三个在亚洲,一个在非洲,欧洲没有。这在当时得到了许多国人的认同,但今天历史学家却多不赞成梁启超的这一提法。要解读梁启超的这一提法,我们最需要考虑的是
A.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B.当时国人所具备的历史专业素养
C.历史学发展进步的成果D.“亚洲觉醒”所带来的社会潮流

5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就总统的任期更改(由“任期七年”改为只要“行为良好,继续任职”)进行投票,华盛顿投了赞成票。有代表提议,将立法机构推翻总统否决的比例由3/4降至2/3,华盛顿投了反对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华盛顿在宪法制度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B.华盛顿主张建立强大的行政部门
C.总统职权问题成为制宪会议争论的焦点
D.美国南方与北方间的矛盾较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抗战时期海外华侨支援国内抗战情况统计表(部分)
时间项目数目
至1940年抗日救亡团体2000多个
至1940年捐献物资217架飞机,坦克27辆,卡车数百辆
至1940年捐献医药物资救护车1000多辆,输血1750立方公升,药物无数
1937——1941年侨汇55.7亿元(法币)
1937—1945年捐款50亿元(法币)
1937—1945年购买政府国债11亿元(法币)
1937——1945年回国参军参战4万余人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华侨捐献是抗战物资的主要来源B.追求民族复兴是华侨援助的动力
C.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物资保障D.民族空前团结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7 . 汉光武十九年,洛阳县令董宣不畏权贵公正执法,不肯向包庇犯法奴仆的湖阳公主叩头 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名,后人将此事改编成京剧《强项令》,留下了“ 问万岁王法谁人来定,杀凶犯如万岁亲手判刑” 的经典唱词,影响很大。对此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汉光武帝政治改革成效不佳B.董宣这样的官员在当时相当普遍
C.后世改编重在传递浩然正气D.出现类似事件取决于官员的性格
8 . 阅读下面《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国家正在由分裂走向统一B.郡县数量逐渐减少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中央集权明显加强
2022-10-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唐宋时期的山水画]

材料一王维的诗与画皆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故他崇尚“淡”的意境,其以水墨渲淡之法(渲染)开拓了水墨山水的新境界。他在水墨画方面的创造与贡献,使其被后世视作“南宗之祖”。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山水诗人。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名句都成为山水画的母题,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盛赞他开“诗画合一”之先河。

材料二李唐是一位跨越北宋、南宋两朝的画家。他的画风在南宋以后有了变化,如《清溪渔隐》等,风格简练,颇有天趣,这些特点影响到后世的马远、夏圭等。北宋山水(画)多全景,到了南宋则趋向局部的边角,似乎暗喻国势的衰落。如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其间笔墨均清旷爽利,意境悠远,似有淡淡哀伤的情调。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邵仄炯《独立与辉煌——唐宋山水画经典解读》(讲座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维在绘画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维的山水画和宋代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影响画风变化的因素。
10 . 北辛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被命名为“北辛文化”(公元前5400年至前4400年),主要分布于泰沂山系南、北两侧一带。对北辛文化解读,正确的是(     
A.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B.人们生活以采集为主
C.已出现社会贫富分化D.居民已从事原始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