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使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䜣等人(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2024-01-23更新 | 451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1931年10月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成立后统一发行的纸币。纸币背面印有“没收帝国主义手中财产、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及手工业不违反苏维埃法令者准许自由营业、实行劳工监督”等10条《苏维埃经济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措(  )

A.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B.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
C.是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探索       D.抵制了国民政府法币渗透
3 . 阅读下列《部分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出现以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杂志或出版社作者和作品名称
1956 年《人民文学》杂志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青人》
1956 年《人民文学》杂志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1956 年《萌芽》杂志陆文夫《小巷深处》
1957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
1957 年《人民文学》杂志宗璞《红豆》
1957 年《剧本》杂志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1957 年《新港》杂志刘绍棠《田野落霞》
1959 年《蜜蜂》杂志刘真《英雄的乐章》
A.三大改造取得巨大成果B.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调整
C.先进社会制度全面确立D.首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学者指出:(西周)每一个诸侯国都是代表宗周行使统治权的政治派出机构。尽管受封者享有政治、军事上的自主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他们对宗周的服从和对周天子的臣属,比之商朝诸侯对王室是大大加强了的。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     
A.君臣关系的民主特征B.礼乐制度确立的等级秩序
C.强化地方统治的趋向D.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5 . 【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

材料一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祭祀、庆祝之竞技大会,以城市为中心发展,以竞技为主要特征。西方体育文化与斗争、冒险的哲学思想相适应,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激烈的风格。中世纪以来,随着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的发展,西方体育具有了更加明显的外向型与开放性,表现出一种“天人有别”的精神内涵,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技术与技能的完善,最终在体育中不断实现身心的超越。近现代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精神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其基本观念,如尊重、和平、友谊、团结、公平、人的全面发展,代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趋势,成为了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

材料二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东方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天人合一”,“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出路。人类对仅追求胜负与狂热刺激的西方体育竞技日感不满,转而需求更多层面的身心体验和更深邃的高情感活动。东方体育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以达内外,由有形的身体活动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注重肉体和精神统一的文化价值特征,在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功能效应,成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高情感体育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体育精神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体育精神的不同点并说明原因。
6 . 按照罗马法,家庭中父有父的身份,子女有子女的身份。家长(家父)对外能代表一家独立行使各种权利,故又称“自权人”。其他处于家父权力之下的人(妻、子女等)称为“他权人”。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注重家族关系的稳定B.成年男性享有公民特权
C.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D.妇女无法拥有政治权利
7 . 【货币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我国沿海地区掠夺了高达730多万银元。另外,再加上其他的赔款等,最终导致“银贵钱贱”的社会问题越为严重,对中国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光末年四川等地“连年丰稔,谷贱伤农,每岁所得,不敷工本。”“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银贵以来,论银者不加而暗加,论钱者明加而实减。以是商贾利薄,裹足不前。”以致官引滞销,运本日绌,而亏累终归于两淮。“银价日昂”之时,商人、钱铺钱庄利用钱票进行投机活动,银钱比价波动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加剧了投机活动。“民既日贫,赋益难办。逋欠则年多一年,缺短则任多一任,而地丁之入绌。”道光二十九年正月上谕:“见计各省册报,未完地丁银尚有八百六十余万两之多。”

——以上材料摘编自荆嵋《清朝嘉道年间——银钱比价波动探究——基于世界银产量角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19世纪上半期银钱比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以来,大量的城市商人资本流入乡村,工业生产与经营的信息传播到乡村。在此影响下英国乡村的非农人口不断增加,到17世纪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很多工业村庄发展为小城镇,有的甚至成为工业中心。这主要反映了(     
A.乡村人口非农化开启了城市化B.工业革命兴起得益于圈地运动
C.城乡互动助推英国工业化发展D.商业资本扩张改变了农村面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在煤铁矿毫无着落情况下从英国购买炼钢设备,1894年开工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经化验找出其原因为炼炉与矿石不配,后来被迫进行改造,结果使得汉阳铁厂总计耗费规银千万两之多,更失去了近20年的发展时间。这说明了(     
A.洋务运动在技术引进上是盲目的B.张之洞完全没有近代企业管理才能
C.官僚作风制约企业发展D.中体西用决定了“求富”的失败
10 .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商税率总体上一直呈下降趋势,其平均税率由北宋时的5%左右降至南宋中期的2%左右,但南宋时期以新市、四安为代表的市镇的商税额相对于熙宁十年,增长了两倍以上。这反映出(     
A.宋代对商业控制更严格B.市镇经济有了蓬勃发展
C.农村社会分工逐渐细化D.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