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1915年,振兴织袜厂在《申报》上刊登一则广告:“中国首创、第一家国货。”该厂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共计五百余条。1920年1月1日,该厂在《申报》刊登最后一则(整版)广告:“振起华工名标万国,兴开实业利普寰球。”振兴织袜厂广告的刊登反映了(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营商方式紧密贴合时局
C.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突出D.民众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2 . 有学者通过归纳公元前 190年、公元前 189 年发生在罗马的大事,分析了共和国主要政治机构的权力、在政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军国大事的突出地位让执政官和元老院占据政治舞台中心,但人民大会与保民官仍然是罗马共和国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主要说明当时罗马共和国(     
A.呈现混合政体政治特点B.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
C.政治体制缺少民主因素D.对外战争决定权力运行
3 . 理想主义者强调公众力量在国际体系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实力和权力联合之上的民主国家联盟。但是,理想主义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因此,它只能是1914 年后,人类思想在寻找新的乌托邦的一种反映。这一观点强调(     
A.国际关系理论正义性不足B.国际关系格局缺乏稳定性
C.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D.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权威
2024-02-11更新 | 18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初期,英国城市的街道大多数是窄街小巷,没有区分专门的人行道或车道;住宅参差不齐,从贵族、金融家的豪华宅第到普通居民的后街陋室,并存于城市街区。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业革命弊端显现B.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公共权力监管缺失D.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赋税征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建阳县田赋案

案件起因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六成接任建阳县知县,因见民间钱粮历年拖欠,前官多致挂误,于是遍访舆情,发现阳邑民田皆系下则(不肥沃),明朝初年每亩只征银五分一厘,后加至七分三厘一丝五忽,赋重田硗(薄),民力难完,以至积逋累累。李六成目击其艰,遂私自下调税额,将已开垦的田地归入未垦荒地,用其征赋来弥补降税之田的差额。

——据《闽浙总督郝玉麟奏陈福建建阳田粮始末酌办清厘征粮册籍折》

案件判决

乾隆元年(1736年)十月二十八日,户部大学士张廷玉等经密议后提出处理意见:清朝中央政府放弃已垦荒田695顷余的田赋收入,将向中央上报的奏销册改为每亩征银六分一厘四毫,使其与李六成在1686年私自减则以来的该县实征册科则相符。同时删去本不存在的荒田695顷的记载。并且将该县存在的虚粮八百余两中无从征收的631两余予以豁除。同时针对李六成自行减则及其在赋税征收问题上引起的混乱,决定“罚俸一年”。乾隆帝批准执行。

——据《大学士张廷玉等为请照建阳县册载亩数赋额征收并改正部册事奏折》

学者评价

这种处理看起来是十分宽松的,并为今天的史家引为清朝政府对垦复或新辟土地升科条例执行时往往采取宽厚措施的例证。

——摘编自何平《从乾隆建阳田赋案论清代的赋税管理》

(1)根据“案件起因”和“案件判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阳县知县李六成行为引发的后果。
(2)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简析清廷采取“宽厚”措施处理该案件的缘由。
6 . 有学者认为,按传统历史观念,强势国家向弱势国家输出法律制度等同于人类法律的进化,弱势国家的法律甚至政治、经济都将被纳入到强势国家主导的历史轨道中而别无选择。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史实是(     
A.日耳曼人对罗马法的继承B.英国普通法的形成过程
C.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D.埃及托勒密法的希腊化
7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8 . 14世纪以后的英国社会对拉丁语和法语的反感之情日益浓烈,政客、学者、商人等都逐渐学习用英语讨论政务、撰文写作、记录账目,拉丁语的统治地位日益下降。到都铎王朝宗教改革时期,拉丁语彻底为英语所取代,法语也很快被排斥出境。这一现象反映英国(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世俗王权得到强化D.宗教改革深入发展
9 . [英雄形象与社会变迁]

不同时期的“英雄”形象

时期主要类型具体形象
古代中国英雄的人格形象创业帝王胸怀大志、腹有良策,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能臣名将才智和胆识过人,能够辅佐具备“圣人”品格和“兴亡”条件的政治领袖,开创宏国大业、建国兴邦的人才和助手。
仗义好汉文学作品中的草莽英雄和武侠英雄,实际上是民间英雄理想化的结果,具有非凡的武功和超人的气质。
近代中国英雄的三重面相过渡时代之英雄魏源:“正与欧罗巴列国交战,有将军那波伦者,佛国英雄也。乘虚擅权,百战百胜,威声大震。”
中华民族之英雄梁启超:为张骞、班超、赵武灵王、郑和及向海外殖民的人物作传,极力称颂他们向外开拓进取的精神。
芸芸平等之英雄梁启超:“隐于世界中之农夫、职工、役人、商贾、兵卒、小学教师、老翁、寡妇、孤儿等,恒河沙数之无名英雄也。”

——据《从揽权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光耀时代,不同时代的英雄形象储存着丰富的历史密码。请以“英雄形象的变迁”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百戏艺术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百戏是中国古代一种伴有乐舞的体育竞技表演形式。起源于原始生产劳动,并伴随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发展完善。隋炀帝时集百戏艺人于东都,举行大演出。戏场绵亘八里,参演人数殆三万人。唐朝大规模扩充教坊组织,设立梨园、宜春院等特别组织,为唐宫廷散乐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盛唐时举行的大酺(初名设酺,摆宴之意)是大规模百戏表演主要内容,逢节日或帝王生辰用以招待各国使节和各民族首领,演出人员可多达数万,观众数更不可计数。大酺主要集中在长安和洛阳两处演出。节目一般有走大索、手技、飞剑、戏马、斗鸡和压轴戏的驯象、犀牛跳跃等。安史之乱后,百戏艺人不断远走四方,百戏的主流开始转至民间。

材料二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的开封瓦舍中,流行着说书、唱曲、杂剧、杂技等类节目,而以杂技节目最为丰富,如翻跟斗、走索、杂手艺、踢弄、掉刀、口技等,其百戏汇集,表演精彩,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南宋临安城中瓦舍的著名节目除杂技之外,有杂剧、商谜、游戏等表演内容,还可以演皮影戏,较北宋表演门类分工更细化了。 同时路歧和村落百戏艺人也是较为常见的形象,来自社会下层的路歧人,活动范围十分广阔,多在闹市、街头、广场、集市等临时场所献计谋生。他们表演的节目也丰富多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韧《流传千年的百戏图告诉你古时的演艺活动有多丰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与宋百戏艺术发展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百戏艺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1-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