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诫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

——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

材料二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
2021-09-27更新 | 3621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人王维擅画山水,其作品笔意清润、笔迹劲爽,用水墨作画,不施重彩,运用直觉、暗示、联想等手段来营造自然的清幽静谧的境界,苏轼评价“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水画
A.体现了诗画同源的特征B.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
C.是盛唐画风的典型代表D.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3 .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思想内涵丰富,是了解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出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曹植《鰕鳝篇》
“时俗多所拘,无愿为世儒。”曹植《赠丁翼诗》
“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曹植《惟汉行》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曹植《仙人篇》
“陈思王(曹植)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有诵经声,清遒清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礼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引《异苑》
“梵呗之起,肇自陈思。”慧皎《高僧传》

根据材料,说明曹植思想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021-08-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司马迁修史

司马迁运用的皇家图书主要有:其一,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二,上古典籍,如《国语》《司马兵法》《孙子》等。其三,秦汉图书律令。秦朝焚毁了官藏图书,而民间藏书却不能尽毁。司马迁整理了这些材料,譬如在《世家》中时常出现的第一人称的情况,就是司马迁运用诸侯史记的明证。

《史记》中共收录乐府诗赋15条,儿童歌谣8条,俚语俗谚38条,共计61条。乐府诗赋如《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儿童歌谣如《淮南民歌》;俚语俗谚如《孙子吴起列传》中: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20岁南游江淮,后又奉命出使巴蜀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来源于自己的感受。他的调查,包括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古战场形势、人物遗事等。

司马迁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其后代有直接接触,并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了很多信息。如《项羽本纪赞》: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吕昕娱《试析司马迁<史记>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史料来源》


(1)司马迁编写《史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具有史学家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