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26 道试题
1 .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告诉世界,西方国家由于率先实施自由贸易和放任自由的产业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家精神,从而获得了空前的经济实力。是这样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国陷阱》导读图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材料二   英国从征收高关税到实行自由贸易,并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历史的突然转折。在1848年时,英国还对1146种商品征收关税;然而,仅仅12年之后的1860年,英国就只对60种商品征收关税了,征税品类减少了95%。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后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以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重大悖论:中国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给出的标准药方来发展经济,属于不好好听课的“差学生”,但是,这个“差学生”考出的成绩,却比那些认真听课、笔记一字不落的“好学生”要好得多。这就让开药方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很尴尬了。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质疑:难道我们拿到了一个、假药方?

——摘编自《得到听书》(英)张夏准《富国陷阱》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英、美两国都曾是高关税国家,为何英国要在1860年、美国在二战后都不约而同地都推行自由贸易(即低关税)政策?
(2)材料一中,作者说“当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然后用武力强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自由贸易(即低关税)政策。”请你以中国为例,为作者补充一则佐证史实。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这个“差学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4)依据材料一,请你归纳作者认为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路径有哪些?(至少写出3点)
2023-08-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正是休养生息、建设祖国的关键时刻。但是,美帝国主义……炮火在鸭绿江畔响起。如果任其所为,既失去了正义担当,也没有了安全保障!决策出兵成为新中国站起来的伟大壮举,成为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中国担当!”这说明(     
A.抗美援朝是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之一B.抗美援朝胜利是新中国成立的丰碑
C.美国干涉朝鲜内政的目的在于侵华D.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统一
2023-08-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3 . “隋唐以前,没有实行科举制。但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在实行科举制以后,官吏队伍的优秀比例要比实行科举制以前大。谁也无法肯定,唐宋元明清的优秀官吏就比战国秦汉的优秀官吏多。”这句话认为(     
A.科举制对于社会的发展毫无意义B.科举制度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
C.科举制的实行是巩固统治的需要D.科举制的实行是选拔人才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与之相关的战役(     
A.给秦朝腐朽残暴的统治以致命打击B.阻滞了游牧民族南下侵扰江南地区
C.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奠定了基础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23-08-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5 . 甲骨文横直转折,小篆笔画均匀,汉隶破圆而方,再变而为草、楷、行,汉字的书写在“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构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由此可见,汉字的演变特点是(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B.刚柔兼备苍劲厚重
C.风格各异一脉相承D.结构稳定方折俊丽
2023-08-2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人口一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7%,但是中国城市人口最多时却只占世界城市人口的11.5%。城市人口的增长远低于总人口的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此时期仍然处于农业时代,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能支撑城市化的高速发展。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强行纳入半殖民地体系中,城市化开始艰难起步,但仍受到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里现出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并对20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何一民《清代的人口变化与城市化特征探析》

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工业革命同步,历时教世纪的圈地运动、始于17世纪的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与海外殖民地的国际贸易和金融联系、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兴起,共同推动了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19世纪初,许多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港口、矿山、冶炼等具有专门功能的城市迅速崛起,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大批工业城市跻身世界名城。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超过50%,提前一个半世纪达到2007年的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和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点,并分析造成其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3-08-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十零一夜》从公元8、9世纪之交开始流传,直至16世纪初定型成书,经历了七八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在传述过程中又吸收了波斯、印度、希腊、中国等民族的故事,最终形成一都具有阿拉伯民族统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民间故事集。全书共25卷,题材广泛,包括历史、政治、社会、伦理、文学、医学乃至音乐等各方面的内容;辑录有诗歌、演讲辞,谚语以及贤者学者的格言警句和各种趣闻轶事等。它被认为是文学、语言学、诗韵格律学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书,是阿拉伯古代珍贵的文史资料,对后世的一些学者颇有影响。

——摘编自陆培勇《从<一千零一夜>看中世纪阿拉伯社会主流价值观》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之所以会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宗教的真实现象,还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理渴望。就其内容而言,不仅是一部汇聚多个民族智慧精华的历史载体,还是对各个阶层的不同生活画面的真实再现。就其艺术性来说,它的内容文笔流畅,情节生动,并用奇思妙想的方式带给人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其故事所反映出来的热爱理想、勇于追求等思想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封志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内容及其意义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千零一夜》能够成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千零一夜》成书的意义。
2023-08-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7年《时局讽刺》杂志刊载了讽刺画《西洋镜中的猿》,讽刺盲目模仿西方的日本人,在镜中映出的却是丑陋的猿猴模样。这反映出(     
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就B.日本在社会生活方式推行全盘西化
C.日本改革道路并非一帆风顺D.日本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话剧《茶馆》中第一幕庞太监说道:“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此一幕发生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朝野震动B.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遇害D.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
10 . 《管子·轻重戊》记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部落联盟诞生B.早期国家产生C.华夏民族形成D.原始农业兴起
2023-08-25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调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