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侯马盟书是山西侯马出土的玉片文物,约有5000余片,记载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要求参加盟誓者效忠盟主,一致诛讨敌对势力。侯马盟书的出现反映出(     
A.晋国霸主地位的巩固B.传统政治体制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体制的确立D.大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2024-01-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837年,平卢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吴降为其夫人李氏撰写墓志铭:“长庆二年,我登进士。与君婚姻,情若鱼水。一从薄宦,四任俸微。惭我无食,劳君典(典当)衣。”该墓志铭可用于研究唐朝(       )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B.进士及第者的生活状况
C.中原地区丧葬习俗D.藩镇割据对社会的危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江南、辽西和河西凉州地区,经济却有很大发展,其中江南尤其突出。江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基础条件很优越。孙吴出于立国、争霸的需要,大力推进军屯、民屯,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地迁移至江南,给江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加上东晋、南朝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后,使用“以汉制汉、以夷制夷”之策略进行统治。“以汉制汉”之方:一是仿侨置州郡县之制。 西晋亡,东晋建立后,为安抚中原南迁之世家大族,曾有“侨置州郡县”之制。建立前燕的慕容廆在辽东崛起,正值西晋八王之乱,有许多中原士大夫世家豪族率乡里、部曲、佃客投奔慕容廆,他承认来归汉人原来的地望,在辽东另设相同地名以安置他们,这与“侨置州郡县”的方法相类似,使来归者有宾至如归之感。二是重用汉族文人,提倡儒学等。“胡化”主要指本身虽为汉族,但接受胡族文化。如北魏时的高欢,已彻底鲜卑化,其后人所建的北齐,也为鲜卑化王朝。

—摘编自吴楚克、王浩《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关键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2023-09-15更新 | 3749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44年彦涵创作了版画《村选大会》,描绘了当时的村选场景。这一作品可以用来研究(            
A.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B.“三三制”原则的贯彻
C.基层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D.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场景
6 . 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认为,学校的学科设置要与儿童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要能够进行书写、阅读,还要授以职业的实习教导。他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要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并大力兴办职业教育。这一主张反映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B.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
C.儿童教育受到社会关注D.宗教伦理影响力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人人皆知。修辞学家科米达斯对《荷马史诗》进行重校,使之成为以后几个世纪最权威的版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的作品也成为当时的热门书籍,被不断传抄。此现象说明拜占庭帝国(     
A.是欧洲文化的起源之地B.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
C.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较大D.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罗马城镇的排水管道系统令世人瞩目。街上的水道或沟渠作为露天排水道,可以疏泄路面积水;地下排水道用石头建造,且内部空间较大,便于人们进入其中清理和维修。供水管道系统也能够满足城中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排水管道系统的修建折射出古代罗马(     
A.城镇商品经济繁荣B.国家疆域空前扩大
C.道路建设四通八达D.政府组织能力强大
10 . 明清时期,政府常从治行卓著的州县官长中选拔御史、给事中等监察官员,避免监察官员因“不悉民情”而“陈肤泛之语”;同时监察官员因职司之故,熟悉地方吏治民生,被赋予举荐官员、表彰善政之责。这说明明清时期(     
A.监察体制趋于完善B.官僚机构相互牵制
C.制度运行注重成效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