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大航海时代以前,欧洲白银的年产量约为3万千克,但是到16世纪下半叶,从美洲大陆流入西班牙的白银实际上每年超过20万千克。在从16世纪到17世纪的100年间,欧洲的银价下跌了三分之二、物价反而上涨了3倍。但是,依靠基本固定的地租生活的领主阶层的资产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出现持续缩水状况,工商业者不断发展壮大。商人用美洲大陆的白银购买的印度、东南亚、中国的物产,并不是运到意大利各都市,而是运到经济快速增长的低海拔区域——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与英格兰和尼德兰的毛织品、波罗的海的粮食作物、法国的红酒等展开交易。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商业与文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00—1800年世界贸易的特点。
(2)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世界白银的流动走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流动带来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26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后作业

2 . 1966年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美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逐渐激烈;1969年勃兰特大选获胜当选联邦德国总理,主张实行与苏联缓和关系的“新东方政策”。上述国家的对外政策体现的实质是(       

A.外交政策打破意识形态壁垒B.美国霸权主义政策阻碍东西方交流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D.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4-01-02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后作业
3 . 1995 年11 月宜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下表是该高速公路建成前后的沿线六市和非沿线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1994—1997 年,湖北省为22.46%)。这表明,高速公路(       
沿线六市非沿线地区
仙桃黄石宜昌潜江鄂州武汉恩施自治州随州市咸宁地区
37.41%36.43%29.33%26.60%23.97%23.38%22.4%21.87%13.43%
A.加快了中心城市发展的步伐B.使城市空间重构发生了变化
C.优化了沿线城市的资源配置D.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4 . 近代欧洲随着财富的增加,出现了对奢侈品的追求。“地板上所铺的波斯地毯,穿着上所用的中国丝绸、印度棉花与美洲皮毛,装饰上所用的非洲金子与南美洲的宝石,这一切都成了习惯。”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欧洲工业革命向纵深拓展B.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建立
C.新航路开辟沟通全球联系D.火车、汽船等交通工具的发明
5 . 新时代中国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主张各国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反对单边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各国共享全球发展与治理成果。这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     
A.注重发展睦邻间友好关系B.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
C.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承担起超级大国的国际义务
6 . 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民众图书馆“是全体人民的图书馆,凡属圆颅方趾,不论其智、愚、贫、富、老、幼、男、女,均可进馆享受服务”。民众图书馆的创办(     
A.打破了当权者对教育的垄断B.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
C.满足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D.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
7 . 新航路开辟后,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从最初的官兵、探险家、神甫和罪犯,发展到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劳苦大众,并且移民主要来源于西、葡、英、法、荷等国。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国家内部矛盾激化B.美洲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日益趋同
C.国际移民途径呈多元化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城市规划在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也在不断进步……大运河的申遗工作让文物保护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则改变了我们对遗址的态度,使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开启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进社会的重要篇章;在“三坊七巷”的保护中,通过改变街区业态、举办各种博物馆展示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如今三坊七巷使其成为人们到福州必去的重要场所;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把整个区域的农民动员了起来,让当地人保护自己的家园,建设自己的家园,展示自己的家园,是一个带动人与自然环境共同保护的优秀案例;在首钢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首钢工业遗产通过整体保护,延续了历史的链条,使人们可以近距离体验首钢过去的辉煌。

——据单霁翔在《“2022年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高峰论坛暨学术会议”的讲话》

材料二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截止2022年,我国已有140座城市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表是其中的部分城市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西安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千年古都,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武汉楚文化重要发祥地,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多次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成都古蜀文明发祥地,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史上多个地方政权在此建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纸币发源地,蜀锦的故乡,有“天下诗人皆入蜀”之美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座城市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说明其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就城乡建设中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两条合理建议。
9 . 下图描绘的场景是英法等国的领导人弯腰曲背躬身甘作铺路石,在自己的背脊上铺出一条路,让希特勒踏步前行。该漫画(       

A.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B.揭露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C.反映了二战的全面爆发D.印证了法德隔阂的消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统计,到14世纪末欧洲已有65所大学,课程设置除哲学、神学外,还有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医学等。几乎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应运而生。这一发展(     
A.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B.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D.推动了世俗文化的普及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