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某学者转录元至正田宅交易文书,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晋江县蒲阿友卖山地帐
晋江县三十七都东塘头住人蒲阿友,祖有山地一所,坐落本处,我种果木。今因阙银用度,抽出西畔山地,经官告据出卖。为无房亲,立帐尽卖山邻,愿者酬价,不愿者批退。今恐无凭,立此帐目一纸为照者。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日
立帐人蒲阿友
不愿买山邻曾大潘大
A.社会矛盾日趋缓和B.契约制度折射礼法观念
C.地权交易规范有序D.白银正式成为主要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5年12月,美国宣布计划从1986年1月1日起将对来自欧共体的半成品进口数量进行限制。由于双方就此问题的谈判破裂,美国如期对这些产品实施了单方面限制。作为报复,欧共体立即实施了对来自美国的脂肪、肥料和涂布纸的进口配额。这反映出(     
A.西方国家经济“滞胀”B.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
3 . 有学者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力量的强大与美国影响的乏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它(美国)带动别国的能力很差,这与它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形象不相称。 同时它还有一个弱点,当它向外推行某项政策时,往往还有国内一些人的反对,表现出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帝国野心的矛盾”。上述“差距”和“弱点”有助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②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推进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④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大势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后作业
4 . 水俣病是指人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1953年首先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停止。该事件说明(     
①经济发展付出环境代价   ②政府治理无力导致恶果
③战后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④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后作业
5 . 1982年,时任以色列外长提出“伊农计划”。该计划认为,现行阿拉伯世界由英、法等外部殖民者随意划分成19个国家,根本没考虑居民的意愿,教派和种族混居,因而这些国家像“临时建筑”一样不结实。为此,以色列要将整个地区分成若干小国,尤其将所有现存的阿拉伯国家进行分解。由此可见,“伊农计划”目的在于(     
A.联合阿拉伯国家反抗英法统治B.维护阿拉伯居民历史传统利益
C.保障中东地区长期和平与稳定D.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安全
6 . 2023 年河南省直医疗机构接入河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与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借助互联网,民众可以逐步实现居家诊疗、看病购药等需求。这表明(     
A.河南基础医学领先于全国
B.科技助推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C.医疗卫生机构职能的转变
D.卫生体制改革改变了民众的生活
7 . 图中分别为1950年和197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图。对图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时代的潮流B.冷战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模式长期制约苏联经济发展D.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世界经济格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共产党人开头也有一些人不大会办经济,帝国主义者也曾等待过他们的失败。但是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二   当时(“一五”计划时),我们在现代化工业建设工作中,自己还不会走路,只能照抄苏联经验,并且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之下,进行建设……(现在)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共产党人“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的表现。毛泽东称苏共为“最好的先生”是基于哪些方面的现实考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自己还不会走路”到“学会自己走路”,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9 .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3月3日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该规划的印发(     
A.有助于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B.增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C.有利于中华传统的传承创新D.开启了中西医学结合的道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金溪镇的印书业始于元代,明后期出现大量私刻和坊刻书籍,刻书堂号开始出现。自康熙时起,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招抚移民入川的优惠政策。雍正七年(1729年),金溪镇书商傅金铎率长子在重庆落脚,并开设书坊,刻印从江西南昌运来的科举读物、蒙学读物、生活用书和工具书籍。此后,书坊业务不断扩大,道光十三年(1833年),朝廷授予傅氏后人“红顶书商”称号。

材料二:1895年以后,英、法、日、美等国相继在重庆设立租界,近代印刷业开始出现。民国初年,重庆开办新学,以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等科举用书为主的传统刻书坊受到冲击。1936年,地方政府决定对邮寄书籍征税,重庆书业公会联合成渝两地书商奋起反抗。1938年夏,国民政府迁到重庆,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期的战略轰炸。在此期间,需要进口购入的石印设备和材料难以获取,位于重庆的一些连锁书坊总号与其各地分号之间的联系也受到阻塞,许多书版被炸毁。与此同时,重庆国民政府却强化了“新闻检查”“出版物原稿送审”等制度要求。1939年,出现了审查人员到书店没收书籍、捣毁店堂、拘捕人员等现象。1949年,重庆解放后,由傅金铎父子创立的连锁书坊将书版出售给国家,结束了长达两百年的经营历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瑾《清代连锁书坊的兴衰探析——以重庆善成堂书坊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前中期重庆刻书业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传统刻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从该行业从业者角度阐释其出路所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