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①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____。东汉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②隋唐时期,____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③宋代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元朝实行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④明清时期: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以后,设立____备皇帝顾问。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地方行政体制具体内容
两汉
时期
郡、县二级制汉朝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还包括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王国和侯国
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承袭汉制,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州、县二级制____,以州统县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后形成____
宋朝路、州、县三级制分为州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实行____,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明初废除____,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____,总揽一省之权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2-09-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____: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其特点是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____
名称职能
三公丞相百官之长,秉承____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最高武官,掌____
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____
九卿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③郡县制
A.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____掌监察
B.县或道:置县令(长)、丞、尉
C.官吏任命: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直接任命。
④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的传送。
⑤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周秦之际的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A.差异:____B.趋势:____
2022-09-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①内容: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____,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____
②特征: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相结合
③意义: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
①春秋时期,____开始解体
②战国时期,各国政治改革,君主权力加强,____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022-09-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丛生
C.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D.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5 . 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对材料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B.确立了古代社会保障体系
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D.阻碍了封建农耕经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大危机使各国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每个国家或经济集团为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问题,竞相贬值货币,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一片混乱。这反映(     
A.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B.多国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C.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D.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8 . 十六国北朝时期,由于周边诸民族的不断内迁,中国北方地区在经历了血腥的民族冲突的阵痛之后,最终归于多民族的交融。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汉民族文化不仅经受了周边民族朴素、刚健精神的冲击,而且在民族交融所造成的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不断输入外来思想文化,出现了许多以往单一民族政权中难以想象的社会制度与文化现象。这一现象(     
A.体现了民族交融和制度创新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D.体现了汉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9 . 明清
(1)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____,但是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
(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____》。
(3)18世纪,英国____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10 . 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为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6年实施了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1997年对建立正常的竞争上岗制度进行研究试点。这表明我国(     
A.坚持了党管干部原则B.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
C.干部选拔走向制度化D.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