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2 道试题
1 . 下图是1862年在广州出版的被誉为“前汉英词典”的《英语集全》。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完全由国人编撰的辞典性质的教科书,由近代著名的买办和实业家唐廷枢历时两年编撰完成。该书的出版(     
A.大幅提升了国人英文水平B.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
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侵略D.是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2024-02-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为铸于唐朝时期高昌王朝钱币。钱币正面钱文为“高昌”“吉利”四字,字体为隶书,背面无文。“高昌”为国名,“吉利”为吉祥语。该货币(     
A.见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融合B.印证了唐朝文化强大的辐射力
C.体现了唐朝多元开放的特征D.反映了唐朝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梁启超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中反思戊戌变法运动时说:“为了防止别人争权而把他应有的权力收掉,必然导致大家讳忌争权而遇事推诿,其恶果是‘因噎而废食者必死,防弊而废事者必亡’。”材料旨在说明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C.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D.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2024-02-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隋唐制度】

材料一   北朝隋唐授田数量(单位:亩)

朝代一夫一妻授田园宅备注
露田桑田露田
北魏40亩率倍之为802020亩率倍之为40140三口给1亩,奴婢
五口1亩。
老弱病残减半分配
北周丁男百亩,有室者140亩。-140口十以上给5亩,
口九以上4亩,五
口以下2亩。

802040140三口给1亩,奴婢
五口1亩。

8020寡妻妾各
30
100三口以下给1亩;
每三口加1亩;贱
口五口给1亩;每
五口加1亩。
工商业者,永业。口分各减半给予,狭乡者不给。

北魏前期征收租调,首先由当地官员召集乡三老,把本地各个家庭按照贫富划分为九等(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又分上中下三等,共九等户),然后把根据平均定额所规定的租调总额按品级分摊。太和八年(484年)北魏对租调进行了改革。这种赋税制度的改革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念瑜《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二   两税法推动了赋税对象从丁身向财产转变,即从“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唐宋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重要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难以遏制土地兼并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丁身作为税收主要标准的方式无法继续有效运行。以土地为主要标志的财产,成为唐宋以后国家赋税征收的主要衡量标准。

——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北魏至隋唐授田概况及北魏推行均田制后租调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两税法实行的历史作用。
2024-02-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材料一   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时,对如何“预备”并无规划。磕磕绊绊两年后,清廷才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分年列示了19081916年预备立宪的应办事宜,堪称预备立宪的“顶层设计”。然而这一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与宪政建设毫无关系。且在《清单》公布后不久,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于是,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修订法律馆等纷纷出台各自的九年筹备清单。其中一些部院的清单,如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项与宪政有关。

——摘编自彭剑《清末新政能实现君主立宪吗?》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但是由于清廷积弊太深,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新政”到处要钱,当时“所有柴、米、纸张、杂粮、蔬菜等项,凡民间所有,几乎无物不捐”“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加之西方列强的肆意掠夺及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凋敝,社会的下层,尤其是广大农民陷入破产的境地,因而激发了遍布全国的会党起事和民变。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他还以广东为中心,在广西、云南的边境地带连续发动了几次起义。191110月,武昌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摘编自张立胜《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预备立宪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45年,在重庆谈判中,有些问题即使国共两党达成了协议,但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和平、民主、团结的气氛很快被内战的炮火冲淡了。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政权建设理念过于先进B.民主党派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C.美国在背后对谈判阻挠破坏D.国民党实行专制独裁的需要
2024-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王安石变法时,在用人方针上,他主张“一道德”,认为“学术不一、异论纷然”“若朝廷人人异论相搅,即治道何由成”“天下事无可为者”。而宋神宗其实还是按照宋朝祖宗家法,适当地参用反变法派,以求“异论相搅”。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B.巩固了主流思想的地位
C.不利于皇权专制的加强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024-02-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张衡是创作东汉小赋的代表人物,他在《归田赋》中写道: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这体现出东汉小赋的特点是(     
A.清新淡雅B.刚健豪迈C.沉郁顿挫D.雄浑壮阔
2024-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科技与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英国画家威廉怀尔德《从科萨原野看曼彻斯特》(1857年)

画作中是聚集了英国棉纺织工业绝大部分的工厂和工人的曼彻斯特。威廉怀尔德将这座蓬勃发展的工业大都市放在了远景之中,烟囱丛林里冒出的浓烟映着落日的余晖,制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1936年电影《摩登时代》

1921年,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的《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乌合麒麟《与人类同归于尽吗?混蛋!》(2023年8月)

画面中占据绝大板块的是一个长满脓包的怪物,怪物头上还带着日本天皇的独有的头冠,身上的两枚核导弹正对应着1945年在日本投放的“小男孩”和“小胖子”原子弹。怪物跪在海面上吐着脏水,暗示着本次核废水对海洋的污染。

数字人点燃主火炬

2023年9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数实融合成为最大亮点。承载着全亚洲亿万人热情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留下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经典记忆。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科技与生活”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对研究蒙古民族乃至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有很大意义。1939年日本占领蒙古大部分地区后,企图将成吉思汗陵迁至日占区,国共两党大力保全并将其迁到甘肃,直到1954年方迁回鄂尔多斯。日本人企图迁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目的是(       
A.分化中华民族抗日力量B.掠夺墓葬财富用于战争
C.墓葬具有极大考古意义D.打击内蒙的抗日游击队
2024-02-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