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2 道试题
1 . 宋真宗时期,北宋气候逐渐寒冷,干旱区域不断扩大,南方水稻减产。“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遗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从材料可知,占城稻的推广(       
A.得益于统治者的重视B.提高了粮食产量
C.主要源自气候的变化D.缓解了阶级矛盾
2024-02-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孔子的学生子路、冉有等曾成为贵族的家臣;《韩非子·亡征》中有“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史记·商君列传》中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阶层开始衰落B.血缘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D.社会转型时期士阶层觉醒
3 . 有学者认为,按传统历史观念,强势国家向弱势国家输出法律制度等同于人类法律的进化,弱势国家的法律甚至政治、经济都将被纳入到强势国家主导的历史轨道中而别无选择。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史实是(     
A.日耳曼人对罗马法的继承B.英国普通法的形成过程
C.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D.埃及托勒密法的希腊化
4 . 重大改革与历史发展

《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变革交相更替、互为作用的运动过程。下表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几则典型的改革事例:


相关史实相关言论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王安石
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列传》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里也。”

——《变法通议》

改革开放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文选》

请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1-3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近现代中国体育演进与发展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其兴办的学堂中开设体操课程,引进西方体育,如兵操、体操等。20世纪初,在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呼吁下,一场深刻影响国民身体改造和学校体育的军国民运动开启,它提倡尚武,并将国家作为身体效忠的唯一对象。一战期间,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该方案主要在于深化学校体育的战争准备功能,注重体操课、学校体育与“军事大要”的关系,并要求学校教育加强对粗衣淡食、忍寒耐暑习惯的养成和对历代武士功绩的宣传。

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废弃“尚武”的教育宗旨,兵式体操也被排除在学校体育之外。1922年,教育部实施新的学制和课程标准,体操课正式改名为体育课,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的体育课对儿童的主体地位、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提出新的认识。中小学的体育以田径、球类、游戏等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完全剔除了兵式体操。

——摘编自颜亮《身体素养导向下的我国学校体育身体观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更好的建设和保卫祖国,需要体育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党和政府极力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强调体育运动要以人民为主体。按照党中央对体育工作的指示并结合对宪法规定的贯彻实施,中央政府和体育等部门为开展好各项体育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群众体育制度绩效十分明显,据统计19571966年,全国范围内有4200多万人达到了劳卫制和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标准,人民群众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摘编自杨山山《建党百年群众体育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2024-01-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77国集团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不是其成员,但一贯支持其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77国集团和中国”这一机制,加强与77国集团的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商讨。这表明,当今中国注重(     
A.推进建立休戚与共的中非关系B.秉承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
C.扩大同发展中国家利益交汇点D.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2024-01-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30年代,知识界掀起了西北考察热潮。一些知识分子沿河西走廊深入边疆,沿途考察地方社会、地理资源、风土人文等,多元化地呈现了边疆社会的全貌,如吴蔼宸《边城蒙难记》、李烛尘《西北历程》等。这些活动(     
A.得益于测绘技术的发展B.体现了时人的忧患意识
C.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4-01-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14年创刊的《学生杂志》在出版之初主要以工艺技术知识的介绍为主;20世纪20年代前后,该杂志不定期增加了“科学新语”,并且与“科学”相关的文章更多侧重于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及其类别进行思索。这一转变体现了(     
A.社会思想启蒙的深入B.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C.北洋政府统治的瓦解D.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2024-01-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大概以橘、柚等果品为生,多至千树,贫家亦无不种。以蚕桑为务,地多植桑,生女未及笄,教以育蚕。……以商贾为生,土狭民稠,人生十七八,即挟赀出商”。由此可知,当时的太湖地区(     
A.自由雇佣劳动模式的推广B.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C.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生产生活与市场紧密关联
2024-01-3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忽必烈不同时期颁布的诏令。这些诏令的颁布(     
时间内容
1262年忽必烈两度下令“禁诸道戍兵及势家纵畜牧犯桑枣禾稼者。”
1263年“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1270年“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1274年“亦乞里带强取民租产、桑园、庐舍、坟墓,分为探马赤军牧地,诏还其民”。
1280年“敕擅据江南逃亡民田者,罪之”。
A.奠定了元朝统一的坚实基础B.体现了立国之本的适时调整
C.推动了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D.适应了游牧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1-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