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商周到春秋时期,臣下不但可以对君称“汝”,还能称君为“尔”“乃”等。但战国以后,臣下对国君的称呼发展为君、王或君王,并且不敢直斥其身份,更多的使用敬称。这一变化反映出(     
A.集权体制最终确立B.宗法制度得以巩固
C.贵族政治持续发展D.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夏王朝是否存在一直争议不断。考古学界在河南洛阳发现二里头遗址,包括宫殿遗址、作坊遗址等。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文献中有关夏文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且不少是可信的。据此可知(     
A.文献记载须由考古发现来印证B.历史研究注重史料的多源互证
C.多方史料互证还原了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2024-01-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古代东西方的地方治理】

材料   罗马帝国“从安东尼边墙和北部边界达西亚到阿特拉斯山和北回归线的宽度便超过2000英里,而从西海洋到幼发拉底河的长度则更超过3000英里”。罗马时代的旅行,“从陆路由意大利去西班牙可能要用一个月,去亚历山大里亚,很可能需要两个月”。中国到汉武帝时代,东西距离3800余千米,南北距离约5480千米。首都长安地处偏远,对辽东、越南北部等边疆地区而言,尤其如此。

古代罗马和秦汉帝国都面临着如何整合国内不同地区风俗与文化,以使之适应中央王朝统治需要的问题。不管是秦汉帝国还是罗马帝国,境内都存在众多不同文化的地区。甚至同一行省内部,也存在地位不同的共同体。

罗马帝国皇帝的集权很大程度上限于罗马。在地方上,罗马帝国统治的基本单位是行省和自治的城市。罗马总督可以独立发布相关命令,是行省最高的军事、行政和司法长官。自治市都有自己的官员、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决定有关城市的一般事务,只有在城市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时,才会求之于总督。通过把治理责任委托到地方,罗马人有效地削减了行政成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仅用数百名官员就维持了庞大帝国的运转。

——摘编自晏绍祥《与距离斗争:波斯、罗马与秦汉帝国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帝国在地方治理上存在的共同难题,并说明秦汉帝国为克服上述难题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汉帝国比,罗马帝国在地方治理上的不同之处,并简析罗马帝国“仅用数百名官员就维持庞大帝国运转”其他重要原因。

4 . 【清末民初的进口与出口】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出口丝绸而闻名于世界,到20世纪初期,中国生丝出口基本上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是在另一方面,华丝在与日丝的国际竞争中连连受挫。1908年日丝的出口量已多于中国近3万担,中国原有的世界第一生丝出口大国的地位从此被日本所夺。到1925年日丝出口量已是华丝的2.6倍。民国初年,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生丝虽然仍高据榜首,其地位已然岌岌可危。1928年中国生丝出口43.5万担多,价值在15975万关两;1929年,生丝出口量略有减少,但价值却达到16420万关两。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中国生丝出口严重受挫,至1934年跌入谷底,出口值为2898万关两,仅是1929年的17.6%。1935年后华丝出口值略有回升。

材料二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变化(%)

1894年

1913年

1921年

1929年

1936年

棉制品

32.2

19.3

23.6

14.2

1.9

棉纱

13.1

12.7

7.4

1.6

0.2

杂项纺织品

2.5

2.1

2.1

6.8

3.2

煤油

4.9

4.3

6.3

5.2

4.2

6.0

3.1

4.4

5.4

2.9

面粉

0.7

1.8

0.4

2.6

0.5

棉花

0.3

0.5

3.9

5.7

3.8

5.9

6.2

7.7

8.3

2.1

纸张

1.3

1.7

2.4

4.3

纸烟

0.1

2.2

2.8

2.1

0.1

烟叶

0.6

1.6

5.1

1.7

鸦片

20.6

8.1

0.0

0.0

0.0

木材

0.8

1.1

1.2

1.6

3.2

染料颜料类

1.5

3.1

3.3

2.2

3.3

机器

0.7

1.5

6.3

1.8

6.2

车辆

0.6

2.5

0.9

5.4

电气料及装置

0.5

1.6

1.4

2.0

金属及矿砂

4.6

5.2

6.7

5.4

11.4

2.0

1.7

1.5

1.9

1.1

合计占总进口值

95.9

75.9

85.0

74.6

67.5

——以上材料均摘自凤凰资讯《民初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考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丝绸出口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末民初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024-01-30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1987年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十月与革命:改革在继续》的报告中,苏联领导人讲到,“我们现在越来越经常地重温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力求从这一经验中得到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一切宝贵的东西”。这表明(       
A.赫鲁晓夫意图放松对经济的控制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领域逐渐发生变化
C.勃列日涅夫对斯大林体制的反思D.戈尔巴乔夫改革前期积极“向列宁请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乔治·威尔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65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林肯在白宫发表演讲,他宣布欢迎南方各州重回联邦,但不久之后他就被刺杀了。约翰逊接任总统,他发表了大赦宣言,重建南方各州”。这表明内战后的美国(       
A.南方与北方的争斗依然激烈B.国家统一成为社会共识
C.推行“大棒加胡萝卜”政策D.种族歧视现象已经终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又学习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对歌曲《南泥湾》的解读正确的是(       
A.大生产运动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B.南泥湾大生产有利于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体现了红军与陕北群众鱼水一家亲D.歌曲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宋朝建筑的显著特征是挑檐,和汉唐时期的沉稳庄重的风格不同,房檐是向上翘起的,非常具有艺术感。这种风格特征能体现出(       
A.浓厚的士族社会气息B.市民社会的逐渐兴起
C.强干弱枝的治国理念D.理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9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材料一   1832年改革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和1835年市政法案的颁行,英国逐渐形成民选的地方议会,主要有郡议会、自治市议会等,这标志着英国地方自治体制具有了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特征……1979年以来,面对地方公共服务和组织碎片化,以及中央政府不断试图削弱地方当局的情况,英国出现了社区治理。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应该是提供个别的服务,而是应该关注整个地区的居民幸福,关注社区总的经济、文化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社区治理提倡用多元主义的方法来提供服务,社区治理承认地方当局目前在地方仅仅是几种服务提供者之一、但是他们的民主价值是有别于其他组织的,地方政府演变为政策的推动者和社区领导者。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   现代北欧等国社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社区内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务,包括社区服务、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保健中心及初级保健服务、老年关照、社会福利、文化与休闲等。在处理社区事务时,社区政府可以处理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的事务,即享用“一般权限”原则。除了社区议会和社区政府两大主体外,社区中还有众多的居民理事会,其职责是使居民都有机会对以社区议会为中心的社区政府提供的所有服务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除了有政府的服务之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和志愿者的服务。

——摘编自谷中原、朱梅《社区保障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欧等国社区治理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2024-01-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一   随着八股取士之制被废止,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建立近代化的文官考试选任制度从清末新政时期起,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19013月,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新政时期主要有经济特科取士制、学堂教育选才制、留学生录用制、议员选举制等。1912年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所拟定的文官选任制度,贯彻了孙中山以“考选之法”“网罗天下英才”的思想。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19274月,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所谓的“五权宪政”,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构成,其中考试院为最高考试机构和人事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类政府官员的考任工作。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先后颁布了各市地有关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公务员交代条例》《限制官吏兼职案》《公务员服务法》《公务员任用法》等。这些法规虽未真正完全付诸实施,但对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诸如人才选拔、任用管理等具体工作有一定价值。

——摘编自廉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简评其改革成效。
2024-01-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