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驻华外交官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威望与权力,使它有力量镇压国内的骚动”。这可用于解释,当时(       
A.反帝爱国运动日益高涨B.清廷外交政策日益近代化
C.中外反动势力走向勾结D.列强放弃了对华军事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先秦至元,中国古代文史著作多深奥难懂、枯燥乏味,“义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学,展卷间,鲜不便思困睡”。清代的历史演义则被赋予普及历史知识的重任,“以国史演为通俗”几乎成为小说家的自觉追求。因此,不少学者“敷衍其义,显浅其词”,“庶便俗庸易识”。据此可知,清代(       
A.通俗文学形式受到推崇B.传统文学逐渐走向没落
C.历史演义成为主流文化D.文学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3 . 元朝初年,政府颁行《农桑之制》,要求各地以“社”为农村基层组织,社长负责主持社内各项事务的处理。此后,朝廷“累降诏条”,不断申说推行社制,要求“不以是何诸色人等并行入社”,并对推行社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这表明元朝初年(       
A.形成了统一的治理体系B.农村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村社治理效率显著提升D.重视基层社会秩序构建
4 .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汉有大善之制一,为万世法,关内侯是矣。汉既用秦之郡县,又兼慕周之封建,侯王之国,与守令之郡县,相错处乎禹之九州,是以大乱繁兴。”据此可知,龚自珍认为(       
A.汉承秦制动摇了中央集权统治B.官僚政治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郡国并行破坏了国家稳定局面D.分封建国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
5 . 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天”与“鬼神”作为一种支配性的神秘力量,其地位在不断下降。例如,孟子笔下的“天”已不具有人格神的特点,而是成了民众意志的代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B.百家争鸣的出现
C.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D.民本思想的出现
6 . 下面是16世纪欧洲金银占有总量的变化情况表。这种状况导致了当时的欧洲(       

黄金总量

白银总量

16世纪初期

55万公斤

700万公斤

16世纪中期

119万公斤

2140万公斤

A.贸易中心转移B.农产品商品化C.人口迁移加快D.物价快速上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当中,主权是人们在社会契约过程中以缔约行为形成的共同体,即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当这一共同体是主动时,就被称为主权者。在这一共同体当中,每个结合者集体地被称为“人民”。由此可知,卢梭(       
A.反对君主制度B.重视人民公意C.强调人人平等D.主张间接民主
8 . 《旧唐书》记载,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贾耽、赵憬、陆贽、卢迈同平章政事,百察有所关白,更相让而不言。始诏令旬日(十日)秉笔”,但后来是“每日更秉笔”。这表明当时三省制(     
A.有效制约了皇权B.提高了决策效率
C.有互相推诿之弊D.细化了宰相权责
2023-01-12更新 | 132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朱老总”是公认的中国红军之父,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1909年初朱德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8月从特别班提前毕业,10月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树起了“汉”字大旗;1915年得蔡锷将军密信,带兵在蒙自通电全国,宣布讨袁。在这一段经历中,“朱老总”参与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1915年朱德任支队长时的照片
A.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B.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D.直奉战争和“中原大战”
10 . 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A.已经形成完备的成文法体系B.乡村共同体丧失了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D.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2022-12-29更新 | 732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