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最后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在辽阔的版图内建立了空前稳固的有效管辖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特别应该强调的是清朝继元明两朝之后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以至最后完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因而“康乾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
2022-07-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的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期古滇国的青铜祭祀礼器。其造型由二牛一虎组成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其反映了战国时期(     
A.牛耕技术推广到了西南地区B.古滇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中原与西南的商业往来频繁D.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3 . 下列是明朝的科学家及其成就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并被译成日、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将这部书作为编写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的重要参考书
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先进经验和技术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之后徐光启与一些西方传教士合作参考西方的科技成果编订了崇祯历书

A.明朝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中西文化交流互鉴
C.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4 . 良渚古城遗址发掘的墓葬中不管是墓葬的选址、排列还是随葬品的数量和级别都有区别。平民的墓地一般离王城较远随葬品一般只有陶器;贵族墓地建在王城边上随葬品一般有玉器其中玉琼只出现在高等级墓葬中。由此可以判断良诸文化(     
A.实行“禅让制”B.部落间战争频繁
C.社会生产力低下D.出现了等级分化
2022-07-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经世致用是指关注社会现实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

材料一   《礼记》记载儒家提出“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为保天下做出贡献。

——摘编自《中国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等

材料二   魏源的“经世致用,是指“逗存乎实用时务莫切于当代,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897年梁启超提出“居今日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远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逗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等


(1)阅读材料一分析上述主张所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共同之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变化”。要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某个政权建立的政治制度其反映了(     
A.北宋初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B.辽朝设置的南、北面官
C.西夏兼用汉式与本民族的官称D.金朝设置的“猛安谋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印刷书的诞生中世纪欧洲的书籍是写在羊皮纸上的手抄书稀少而且昂贵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8世纪之后造纸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文艺复兴前期人们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极大地剌激了印刷术的发展。1448年德国金匠谷登堡首次把多个领域的发明结合在一起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整套印刷术。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新一代的书籍印刷书的诞生。到了1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大批、廉价的印刷书生产出来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西欧的基础教育、识字卒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摘编自谷登堡印刷术对欧洲文化传播的影响》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近代西欧印刷书的诞生为例说明“技术进步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8 . 邮驿制度

材料一   从周朝起古代政府在开辟、整修道路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专门传递公文书信的一整套邮驿系统。历代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邮驿的设直、定额、己直、运行方式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邮驿传递包括政府下达的政令、军事战报信息、官员的文书等各地的灾异信息也通过邮驿传到中央政府。驿站还是运送官方物资的组织机构与官商、专使的客我。驿站一般设在交通要冲驰驿的官员、士、商将各地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价值不菲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与传递。天津的杨柳青在设驿站一百多年中不断吸取大运河南端苏州桃花坞年画等文化营养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年画艺术。

——摘编自中国古代邮驿史》等

材料二   元朝的驿站是历代最盛的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直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当时中西国际驿路共有三条通往中亚、欧洲。元代的驿站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普通商人也可以使用驿站。元代管理驿站降兵部外还有通政司管理邮驿。军事化的严格管理使邮驿系统有效地履行传统社会信息传播的任务。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元代邮驿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元朝邮驿发达的原因。
9 . 国家治理

材料一   


材料二   自五代至北宋统治者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建都其原因虽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封具有“八荒争凑万国成通,的地理特点其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庶之地。北宋的陆路交通网络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并到达全国各地。开封居于黄河与淮河之间建立起了密集的南北水运交通网。以开封为中心的滑运诸渠既是官方财货赋税的运输航道亦是中外商旅来往之路。开封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行业门类多达二十多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作为都城开封的劣势也与河道水系不无关系。北宋后期黄河频繁决口泞河淤塞运输能力大大降低。

——摘编自南北运河见证东京城百年兴衰》等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并从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进行说明。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论述北宋建都开封的利弊。
10 . 如表为1935年美洲种族分布的统计数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美洲不同区域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B.黑人在中美洲的种族分布比例最低
C.大量欧洲人开始涌入北美洲导致白人比例激增
D.拉丁美洲独立后根除了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