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7 道试题
1 . 2012年,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的海底。据专家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历经6年时间,集结了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02所、701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声学所等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这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主要得益于
A.强大的国力支持B.造艇经验的积累
C.社会经济的发展D.科学规划的指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的过程也可以视为多民族融合的过程。到了汉朝,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它民族的成分,扩大成为人口近6000万(公元2年)的民族,后来遂称为汉族。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方面,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与汉族在纷争中交往融合,逐渐同化;另一方面,大量汉族人南下,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与南方各民族融合。唐代统治者采取和亲、册封、会盟等各种政策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如北方和西北的东、西突厥、东北的契丹、西南的藏族、彝族和白族都与汉族有进一步的融合。在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进一步开发了北部的广大地区。而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建立起规模空前的统一国家,汉族和蒙古族的交融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摘编自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通向中亚和西方的大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自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这里就成了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分裂势力对新疆地区的阴谋从未停止,但历代统治者坚决捍卫了国家统一,其中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地区的噶尔丹叛乱是比较突出的历史事件。



准噶尔汗国最大势力范围

——摘编自知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以来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一事件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这表明
A.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B.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C.专制王权强化增强民族认同D.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

地域.成就内容
东南统一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抗击沙俄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西北稳定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
西南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改土归流土官改为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南方平定三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吴三桂守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巩固统一。

材料三   中国疆域由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东北渔猎耕牧、雪域牧耕、海上文明这五大文明板块构成,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文明板块彼此交流、渐次统合,最终构成了中国疆域。今天,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坚持“四个共同”理念﹐即: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与各民族平等相待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永亮《“四个共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多维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民族治理的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允许部分农副产品的生产交换可以完全由市场调节,并明确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这一年不少省份出现了“万元户”。

1984年四川、河北、湖北、福建等省百户“万元户”基本情况表

户数人口劳动力纯收入(万元)
种植业(蔬菜、花果、粮食)2319611229.02
养殖业(家禽蜂虫、猪、牛等)181317320.15
工业、手工业(工业品加工、农产品加工)962489.19
交通运输业2921110531.09
服务业1621.20
建材业1521.20
综合经营191629419.41
总计100773436111.26

(1)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万元户”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万元户”出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参观了83个集体农庄和2个国营农场。回国后,进行了宣讲,代表团成员杨金龙讲道:“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经过宣传,他所在的村庄120户组成了11个互助组﹐占全村总户数的50.6%。这反映出农业合作化
A.是中苏友好合作的产物B.得到了全国农民的支持
C.在全国范围掀起了高潮D.得到了苏联的物质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691年5月,康熙在多伦诺尔召集蒙古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规定喀尔喀蒙古须遵行清廷的法令,并废除喀尔喀三部旧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这一事件
A.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B.有利于促进蒙古族社会转型
C.有利于增强蒙古贵族的权力D.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
8 . 朱熹编撰《小学》以切合蒙童年龄需要,要求儿童以“志于道”为己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表明程朱理学
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融合佛教道教理论
C.开始关注百姓生活D.适应世俗化的需要
9 . 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文中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作者认为近代物种交换
A.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B.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C.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阻碍了美洲农业发展
2022-02-02更新 | 967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摘编自汉代文献中关于蔬菜种植的记载。
记载出处
种瓠(葫芦)时,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数日,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
《氾胜之书》
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汉书》
三月“可种瓜”“封生姜”“别小葱”……六月“可种芜菁、冬兰、小蒜”“别大葱”《四民月令》
A.蔬菜栽培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D.精耕细作水平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