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1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洋布(机器织出的布,又称机布)排挤土布的过程(1840—1894)
年份184018601894
全国棉布应有供给量(万匹)60005.962459.568624.6
其中:洋(机)布(万匹)
比重(%)
27.3
0.46
1988.4
3.18
9708.8
14.15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59732.760471.058915.8
全国土布中:自给布(万匹)
商品布(万匹)
28215.0
31517.7
28780.9
31690.1
29879.9
29035.9
该表反映了(     
A.列强重视资本输出B.外国商品优势凸显
C.传统经济根深蒂固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初的“虚三级”体制——路、州、县三级中,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分掌军队、财政、刑狱、经济。其次,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个路。上述措施(     
A.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B.旨在解决宰相专权问题
C.铲除了分裂割据的根源D.造成了管理的复杂混乱
7日内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物资,在唐朝的盛衰荣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建立之初。民生凋零、土地荒芜。为此,唐朝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各级官吏都可能因户口脱漏而被追责。地方官辖区内婚姻及户口增多者,予以嘉奖晋升,反之予以惩戒。《唐律》特别规定:“诸部内田畴荒芜者……一分笞三十……”。政府还不断缩短成丁为国家服役的年限。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政府较好地实现了土地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结果“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关中地区久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但随着社会发展。“关中之地不能充分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需通过隋唐运河调运各地粮食入关中。安史之乱后,从关中至整个黄河中下游“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同时为征讨藩镇,唐朝军队扩张到了“兵额约九十九万。通计三户资一兵”的地步。这又导致了大量人民逃亡、匿户的频繁发生,朝廷只得将供应军粮的任务转向地方。“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黄巢起义平定后,朝廷与淮南节度使闹翻。东南地区基本处于独立状态,唐朝廷就只能靠着关中的赋税苟延残喘。907年,唐亡。       

——摘编自《唐朝粮食问题研究》等

材料二: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仓粮数(单位:万石)示意图

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亡于粮食危机”,根据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坎垅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墓中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质地有所不同,随葬品大部分是实用陶器,陶器轮制,器体高大厚重,主要器形有簋、碗、盆、豆、瓮、釜、罐等。据此可推知,该遗址(     
A.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所在地具有较理想的农耕环境
C.陶器的制作工艺水平日臻成熟D.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5 . 北齐编修的《魏书》,明确将鲜卑族源纳入炎黄谱系,称东晋掌权士族和南朝君主及宗室为“岛夷”。南朝梁的《宋书》,则称在北方建立政权的胡人为“索(北方少数民族的发辫)虏”。南北方此举的根本目的在于(     
A.明“夷夏之辨”B.构建政权合法性
C.承续华夏正统D.阐发大一统思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可以特指符合文化发展本性的全球化,指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与碰撞,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

——摘编自董海琳《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与交流》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的英国,家境殷实,发财心切,“人们都在为了市场销售而努力生产”。他们的逐利本能,指向“廉价与简单”;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很快被抬进纺织厂。他们的利益诉求,直接影响议会;于是政府顺水推舟,沿用旧制度,应付新问题。假如说土地兼并与新教伦理为英国打下工业化的基础,那么“亦商亦战的海上力量”则是其腾飞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英国工业经济,是从其与欠发达世界的商业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工业化后的英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也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工业化改变了英国自身面貌,也大幅改写了国际地缘政治。

——摘编自赵一凡《英国现代化奇迹》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摩擦、矛盾时有出现,并面临着经济封锁等联合敌对行动。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放宽了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限制,富农阶层和耐普曼阶层(资本主义分子)逐渐崛起,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冲突。1925年,斯大林指出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全力推进我国工业,从而加速整个经济的发展。”1926 年起,苏联通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发行“工业化公债”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满足工业化的粮食供应和资本积累。工业化开始后,苏联一面加强对经济的计划领导,一面着手在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组,最终形成“部——总管理局——企业”的部门管理体制。在13年的工业化期间,苏联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从20世纪20年代末的39.5%上升到1940年的61%,其代价则是农业经济和消费品生产长期落后,同时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

——摘编自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历史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英国工业化相比,苏联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强调地理大发现(       
A.促成了商业革命的兴起B.是王权集中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了自由竞争的发展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事件
9 . 宋朝与并立的民族政权间的疆界大致可分为四种形态(如下表)。这些疆界形态本质上反映出宋朝(     
疆界形态所涉地区
点状控制的模糊疆界直辖郡县与羁縻民族生活地区之间的模糊地带
片状模糊疆界西夏、吐蕃、交趾、大理与宋朝之间的片状中间地带
带状清晰疆界(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朝在河北一带、(元祐五年后)北宋与西夏之间形成带状清晰疆界
线状清晰疆界宋朝与辽朝熙宁河东划界、与交趾元丰划界后,宋金绍兴议和后形成明确的线状疆界
A.贸易有利于强化边疆控制B.通过盟约划界具有局限性
C.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开端D.应对现实安全的政治考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据此可知《汉书》(       
A.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B.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C.推动了汉代文艺发展D.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7日内更新 | 164次组卷 | 10卷引用:押广东卷第2题 秦汉时期:大一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