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晴雨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白银的货币化与货币的白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以后,白银的价值尺度功能开始强化。明代建立后,政府发行“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正统一成化年间(1436-1487年),白银逐步取代官方的纸币和铜钱,成为民间市场交易的主要媒介。

——张翼《1550-1830年中国白银流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变化过程,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金融界诸多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美元现在出现严重困难,这个困难主要表现为新的特里芬难题出现,即为美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持续下降,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比重在持续上升,美元作为一个锚货币开始漂移了,那么就进入一个寻锚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其他货币,至少作为锚之一来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是最有希望的货币之一。

——《全球金融一体化增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的影响,列举人民币作为“最有希望的货币之一”,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提升的表现。

材料三电子商务风靡全球,表现在金融上,就是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销售和网上外汇买卖等为标志的数字金融业的兴起。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为了在全球竞争中取得规模优势,不断进行购并和重组,形成跨国大型金融集团之趋势日益明显,合并后花旗集团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金融业务于一身,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客户,这种合并无疑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

——摘编自来绵茂《国际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揭示现今的国际金融存在的风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权利请愿书》

1689年《权利法案》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形成

材料二1750-190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单位:%)

——据(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估算数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750-1900年世界工业生产变化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联合王国在19世纪后半期占世界工业生产份额迅速提高的原因。
2019-02-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的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天下一统成为各国诸侯共同追求的目标,便逐渐形成以华夏为主干、连接蛮夷戎狄为一体的天下一统的国家观。《荀子·正论》将其归纳为“五服之制”,即对四夷实行羁縻政策,只要求他们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定期向天子贡献方物,以此把四夷囊括在华夏的一统天下之中。其中虽然有严辨夷夏的思想成份,但人们已把蛮夷戎狄看作统一天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比之前代,这种变排斥为相融的民族意识已经具有很大的进步,它对于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章义和《从华夷观念的演变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

材料二   唐王朝处理州郡之外的附属国家、人群和地区的边疆控御模式,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这样一种国家建构模式的边疆治理政策。粗略地说,它就是以册封和朝贡为主要制度的羁縻体系。这一套控御边疆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处于羁縻或册封地位的依附者,经历从宋元土官和明清土流并置、改土归流等步骤而被逐渐内地化,被纳入府县管治体系。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初步形成的时间,并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王朝进行“边疆控御”的主要举措。 “这一套控御边疆的制度体系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并加以发展”,请分别以元朝、明朝的一例史实予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演变趋势。
2024-02-01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近年来美国以各种理由不断“退群”,2017年认为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有碍“美国优先”政策,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7年以“节省资金、敦促改革”为由,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法有效保护人权”为由,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等。这在深层次上最能说明(       
A.冷战局面再度出现B.美国成为逆全球化推手
C.美国大行极端利己主义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5 . 汉光武帝建国以后,利用自己更信任、更易操控的尚书机构。这一机构包括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左右丞、诸曹尚书、诸曹郎等。这反映出(     
①汉承秦制                            ②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③皇权加强                            ④新的行政中枢确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07更新 | 4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6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材料一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编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范围,结合雅典城邦的权力架构或权力运行机制分析其“伟大”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简述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构建的民主政治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
7 . 外来因素的冲击和本土因素的积淀促进了文明的转型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汁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

——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沙俄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德国首开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的特权的恶例;英国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法国强租广州湾;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黄凤志《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中国的精彩,就是中国人在过去四十年内,或者说是在一代人多一点的时段内,几乎完整地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开始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

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来年,我们大致完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家用电器、石化工业、中高端基础设施等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张维为《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中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指出此后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午战争战败给中国造成的“巨创深痛”。有专家指出:“这场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请从列强侵略方式与经济结构变动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推动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经济因素。并就此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说明
A.美国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多极化趋势得到一定的认可
C.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国间合作D.单方面制裁给美区带来灾难
2021-11-30更新 | 9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会议以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受到启示,萌生了不结盟思想。19567月,铁托邀请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在会谈中他们就世界范围内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团结问题进行了磋商,逐步明确了不结盟思想。

——摘自畅征、刘青建《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铁托“不结盟思想”与中国的哪些外交理念紧密相关。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与兴起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结合所学,指出10年前欧洲国家加强联合的重大事件,并概括指出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

材料二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2021-04-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国作为西方大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议会建立之初,共和派议员人数不足君主派的2/5,到1875年初,议会中共和派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每一个君主派,而且与三个君主派之和也已相当接近…波拿巴派的再起,向议会中其他各派表明,如果再不结束政局的临时状态,刚被推翻的帝国就有可能复辟。于是,制订一部宪法来结束政局的临时状态、以制止波拿巴派复辟,成了共和派和波旁两派的共同政治需要。这些就形成了通过共和宪法的客观条件。

——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爱德华·达拉第,法国政治家、总理,绥靖政策的积极推行者。

1938年4月第三次出任总理
1938年9月①,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939年初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封锁法国—西班牙边境
1939年9月向德国宣战,但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援助波兰,坐视其覆亡
1940年3月下台

材料三 从1954年起法国又开始实行为期4年的第二计划(1954—1957年)……1950年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849亿法郎,1958年时增至2603亿法郎。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1958年工业生产指数为1939年指数的两倍,特别是在电力、煤炭、石油、汽车、飞机、制铝等方面更是飞速发展。1957年发电量为580亿千瓦时,钢产量为1400万吨,化学工业产量翻了一番,煤炭产量已达到法国历史上的最高点。

——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①处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历史事件“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0-07-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