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二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2 . 下图为1885—1919年中国机器进口值(单位:海关两)变化趋势图。对这一趋势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主权丧失损害对外贸易B.欧洲列强加紧对华侵略
C.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民族工业呈发展的趋势
2024-01-2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中央巡视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皇帝为特定目的派出使者巡视地方并向皇帝汇报。汉武帝时诏曰:“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

——摘编自张国芝《汉代巡视制度研究》

材料二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是巡按制度的草创阶段,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这种以卑临尊的特殊体制较好地完成了监察使命。永乐朝开始巡按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约从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其基本趋势是巡按御史的权力越来越大,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大权。明朝统治者总是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监察官日趋行政化。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仅凭独专举劾就足以使地方官匍匐其脚下,以致巡按实际上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巡按御史的腐败几乎无法避免。

——摘编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加强对巡视工作的制度规范。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明确提出巡视制度。2009年7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于11月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增强了巡视组的权威性,推动了巡视工作的发展。

——摘编自邢浩《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作用。
2024-01-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39次组卷 | 80卷引用: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只是由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这些变化说明
A.全球经济治理引起了各国高度关注B.经济全球化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动力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加强D.政治多极化影响经济全球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联……领导集团正准备……就建立一支镇压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宪兵——“联合国部队”的问题,同帝国主义加紧进行交易。……多年来,联合国一直被美国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美苏控制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干涉和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决议。

——《人民日报》1967年6月14日

材料二1981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一次会议上发言时明确表示,“出于对联合国组织、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感,中国政府准备对今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

——《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1.7—12》

材料三1992年,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建立。2001年,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2年,中国政府决定提升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的级别,更积极地参加维和行动。

——赵磊《建构和平》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中国的态度转变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思想?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这种趋势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4-08-11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古城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7 . 某学者指出:古人有扩张的愿望,并不足以建立庞大的帝国。要征服面积广大的地区,征服者不仅要有充足的人力和足够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撑。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战争技术缓慢但稳定的进步,是古代帝国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文明趋势得以不断扩张的重要表征。据此可知,古代帝国形成和世界文明趋势得以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B.不同文明区域的相互连接
C.人口的迁徙和商业贸易的发展D.帝国的扩张及其政治统治
2024-01-2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如图所示为2012~2019年全球GDP、贸易量、海运量增速以及贸易保护措施数目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治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B.经济的发展缺乏全球制度性协调机制
C.逆全球化制约了世界经济发展D.反对霸权主义是全球治理的主要目标
2023-06-03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解决战争物质的急需,不得不在殖民地和自治领发展一些采矿工业和原料加工工业。埃及的工业企业数增加了40%,印度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0%,而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联邦等自治领的工业增长更多。这反映了(       
A.亚非拉国家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B.英国殖民体系瓦解趋势进一步强化
C.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大爆发D.二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经济实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