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2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前后,总督威廉·本廷克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深受“安立甘派”的影响。“安立甘派”认为印度文化是迷信粗野的,必须让英国文化取而代之。“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在其1835年的《印度教育备忘录》中主张在印度大力推行英语教育,认为“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我们和被我们统治的亿万印度人之间造就一个中间阶层,这些人的血统和肤色是印度的,但其品味、观念、道德和才智却是英国式的,再由他们用印度的语言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

——摘编自莫传笈《英国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的帝国形象》

材料二   提拉克(1856-1920)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

——摘编自欧东明《浅论印度民族主义意识的确立》

指出马考莱与提拉克对待印度文化的不同态度,并予以阐释。
3 . 16世纪之前,欧洲小国林立战争频繁,为打击竞争对手,统治者逐渐确立起凌驾于地方的统一权威,之后的统治者更是采取直接统治形式,招募并维持庞大的军队,推行共同的语言、宗教、货币和法律体制等,欧洲统治者采取的直接统治形式(     
A.促成了欧洲国家的统一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C.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多元D.促进了思想的逐步解放
2024-02-22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在黄埔军校的创办中,孙中山学习苏联红军经验设立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对军校的各项工作实施监督与指导,从而保证了党的主义、方针、政策得以在军校贯彻落实。与之相配合,孙中山还在军校中设政治部负责全校的政治教育与训练,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黄埔军校的党代表制度和政治部的设立(     
A.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有利于新型革命军队的建设
C.保证了北伐战争的最后胜利D.体现了孙中山走苏俄道路的设想
5 . 1981年太原钢铁厂实行利润包干经济责任制,把全年的生产经营计划的主要指标和工作要求, 用“包”和“保”的形式层层落实到职能部门、厂矿、工段直至每个岗位和个人,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的目标。此举(     
A.改变了所有制形式B.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高了生产积极性D.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以后,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政府早年所颁布的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性法令已严重束缚经济的自由发展。同时,随着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关税保护制度已成为海外市场的障碍,为经济发展“松绑”已成为形势的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经济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7811785年的年均1369.3万英镑,增长到18661870年的6924万英镑。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二   巴西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萎缩及二战带来的外部条件变化,迫使巴西加速发展原先需进口的本国工业消费品。二战后,巴西政府开始制定全国性发展计划,不仅对汽车、钢铁和家用电器等基础工业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制定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19561961年,巴西政府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包括5个部门30个项目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汽车、造船以及重型电机等制造业。同时,钢铁、重化、造纸等工业部门也取得很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靠国家高投入、高保护和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推进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巴西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活力,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为此,巴西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的发展模式。19681974年巴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0%,被誉为“巴西奇迹”。

——摘编自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巴西工业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西工业化不同于英国的原因及其启示。
7 . 宋神宗曾一度打破“文武之别”,允许武官申请考核词赋水平,凡能通过测试者,便可换为文资官衔,并放松了对崇文院馆阁兼职的限制,对边关功臣也授以馆职。宋神宗此举意在(     
A.提倡崇文抑武B.促进阶层流动
C.扩大科举规模D.改变国防颓势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经济

材料一   英国和世界的船舶运载量(1780-1913年)

英国世界
帆船(千吨)蒸汽轮船(千吨)运载量合计(帆船当量)帆船(千吨)蒸汽轮船(千吨)运载量合计(帆船当量)
1780100001000395003950
18202436324485800205880
1850339716840691140080014600
1900209672083092865002240096100
19138431127345935420041700171000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1914年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设在伦敦,伦敦每日成交股票金额总数在全球金融交易中占比31%以上,是当时美国纽约与日本东京成交额之和,在全球高居榜首。18501880年,英国自身的海外投资从两亿英镑增加到10亿英镑,1905年上升到20亿英镑,1914年达到40亿英镑,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投资的一半。

——据蒋海玲《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研究——基于演化金融地理学视角》等整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解读。
2024-01-23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邹城市北大新世纪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2024-01-23更新 | 37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龙集联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某学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社会状况论文的一部分。据此可推知该学者的论题是(     
法英德三国人口增长对照表(单位:人)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法国没有能维持工业优势,经济增长缓慢,被美、德新牌资本主义国家超过。
1871年1914年
法国3610200039601000
英国2610000040800000
德国4100000067400000
A.人力资源不足影响了法国的发展B.普法战争是阻碍法国发展的根源
C.人口问题决定了国际格局的演变D.各国向其殖民地移民政策的后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