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并列举了相关“旧”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认同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①)
社会观认同的是差异等级而非竞争能力(②)
文化观认同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精神(③)
宗教观认同的是蒙昧盲信而非自然主义(④)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新欧洲”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世界市场形成;
B.②文艺复兴
C.③重商主义
D.④近代科学产生
2019-05-03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有同学在课外进一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归纳了以下表格,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49年-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1955年-1965年先后成立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
A.反映中共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
B.表明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说明中共一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源远流长
3 .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4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搜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2)某同学搜集到天涯论坛一篇文章《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其中有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
请问: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和“极右的老朽病”分别是影射什么运动?
(3)某位同学笃信西方学者亨廷顿的观点,因为他认为“儒教与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儒家文化不能与民主并存。”结合相关史实,请至少举一例给予反驳
(4)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2014-01-16更新 | 8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事件意义
A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标志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A.AB.BC.CD.D
2023-10-06更新 | 748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
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实际GDP的贡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95—1999平均
GDP实际增长率(%) 2.7 3.6 4.2 4.3 4.2 3.8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的贡献(百分点) 0.73 0.90 0.80 0.99 0.92 0.87
对美国国内价格的个贡献
通货膨胀率(%) 2.2 1.8 1.6 0.7 1.5 1.6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的贡献(百分点) -0.24 -0.41 -0.42 -0.49 -0.45 -0.40

A.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发展B.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发展主导
C.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D.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
7 . 下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百分比简表(世界总量=100)。此表
年份国家
18201.85.25.53.83.032.5
18708.99.18.96.52.317.2
191319.18.35.38.82.68.9
195027.36.54.15.03.04.5
A.工业革命缩小了各国经济差距B.殖民扩张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进步D.技术创新极大影响了经济发展
2020-11-25更新 | 2745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所谓“特朗普经济学”指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为在全球化浪潮中受挫的蓝领阶层兑现承诺的重要举措(如下表),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民意基础。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A.改变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B.促成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C.第三产业对经济的驱动减弱
D.推动国际分工趋向合理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06-09更新 | 6292次组卷 | 44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从事勘覆稽失的官员)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
A.政府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B.三省六部制走向成熟
C.尚书省隶属于监察部门
D.对政务犯罪惩罚严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