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制度之演进

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一起来探究。

文物中的古代政治制度

(1)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三万多枚简牍,这些简牍多为官方文书档案,如图的“书同文字”木方。与此文物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周代分封制B.秦代中央集权制
C.汉代察举制D.隋唐三省六部制

(2)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一项政治制度,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当是(     

A.伤害主人的奴隶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C.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D.有盗窃行为的公民

(3)法律文献中的近代政治制度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与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请按要求完成表格。
文件相关内容文件名称确立的制度
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689年)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统领一切,议会、内阁、军部互相牵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利;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191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4)依据文件相关内容,归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5)下图中反映的政治制度实施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设时期

(6)下图绘画中的老妇人拿着一张选民证,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2 . 越古今跨山海

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

依据提示,整理线索

(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
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

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3
3 . 唐令的流变与复原。令,记载国家的行政制度与规则,是唐宋时期法律的组成部分。唐宋时期制定的令,元明以后大都散失。当代学者在天一阁藏书楼发现了北宋《天圣令》的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基本上是参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修订的。
(1)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单选)
A.波斯商人   B.遣唐使节   C.天竺高僧   D.新罗侨民
(2)《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根据新的制度,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指的是(单选)
A.唐令   B.宋令   C.元令   D.明令
(3)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单选)
A.宋朝文献史料   B.明朝文献史料
C.宋朝图像史料   D.明朝图像史料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送纳论,并具账申省。


(4)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5)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双选)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   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   D.唐代颁行的药典
(6)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4 . 现代化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转变。17—18世纪,英美法引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19世纪中后期,德、俄、日顺应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也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


以上述某一类型或某一国家为例,谈谈你对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认识。(要点: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不少于300—400字)
2020-10-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3年高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5 . 思想的引领

古今中外,思想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春秋战国以来,儒、法、道三家对古代中国的治世之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领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武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社会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以上一例,谈谈你对“思想的引领”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300~400字)
6 . “海洋”与“陆地”欧洲文明依托海洋孕育、生长,中华文明则在大陆发展并坚守着。15世纪西方开辟新航路,中国却固步自封。“陆地”与“海洋”渐行渐远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2)概括材料二中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后,“陆地”与“海洋”“渐行渐远”的理解。
7 . 丝路的连接

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通道,由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组成,堪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


观察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地图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
陆路:
海路:
(2)列举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各一项。
中国输出:
外国输入: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堪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的理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流古往今来,一些杰出人物的活动促进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如张骞出使西域,马克·波罗把中国介绍给西方,利玛窦把西方介绍给中国


以上述交往为例,谈谈中西文明交流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不少于300字)
9 .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